登峨眉山用李青莲诗韵(其四)

双鹤西南来,盘空结俦匹。

悬岩下无地,万古人罕悉。

中有兜罗绵,如鹤飞飞出。

我欲乘之起,自试凌空术。

凤皇导我前,虬龙为鼓瑟。

忽觉钟声动,仙乐诎然毕。

再拜语诸真,长愿无相失。

浣衣赤城霞,晞发榑桑日。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鉴赏

这首清代张熙宇的《登峨眉山用李青莲诗韵(其四)》描绘了诗人登山所见的神奇景象。首句“双鹤西南来,盘空结俦匹”,以双鹤的形象象征着仙人或高洁之士,它们从西南方向翩然而至,如同伴侣般在空中盘旋。接下来,“悬岩下无地,万古人罕悉”描绘了峨眉山险峻的地形,令人惊叹其罕见与神秘。

“中有兜罗绵,如鹤飞飞出”运用比喻,形容山中的云雾缭绕,仿佛仙鹤飞翔而出,增添了神秘的仙境气氛。诗人借此表达自己想要探索和体验飞翔的愿望:“我欲乘之起,自试凌空术。”他想象凤凰引领,虬龙奏乐,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忽觉钟声动,仙乐诎然毕”暗示诗人进入了某种幻境,听到仙音悠扬,伴随着钟声,给人以宁静而神圣的感受。最后两句“再拜语诸真,长愿无相失”表达了诗人对仙人或自然的敬仰,以及希望能长久保持这种精神契合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峨眉山的奇特景象和诗人的心灵体验,展现了诗人对道教仙境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体现了清诗的空灵与超脱之美。

收录诗词(4)

张熙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纺车行

江南多木棉,轻暖胜齐纨。

慈母勤夜纺,孤镫悬阑干。

皑皑洁白华,照见冰雪肝。

线断使复续,车毁使复完。

车影似明月,一轮何团团。

月轮四更落,车轮仍盘桓。

线影如银河,九折回波澜。

波澜无已时,得成布一端。

裁布制儿衣,卖布供儿餐。

儿食日二簋,母食日一箪。

儿身著新袄,母身芦衣残。

时纺时课读,画荻呼儿看。

计偕儿北行,拜别具儒冠。

门外牵儿裾,十指尽成瘢。

不畏操作苦,翻畏关山难。

母心如飞毂,母手如转丸。

病亟床蓐冷,还虑儿身单。

命取车上线,缝衣寄长安。

衣线长在身,缝者骨已寒。

仿佛梦魂中,轧轧声未阑。

秋林听络纬,飞鸣犹悲酸。

酸风吹泪雨,此泪何时乾。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祈雪

残腊岁如客,土脉乾欲裂。

以我径寸心,求天盈尺雪。

天高九万程,求之焉可得。

同气或相感,素心与雪洁。

苍苍如不信,剖心甘自由。

形式: 古风

贾阆仙墓

我亦耽吟者,何人肯铸金?

孤坟留佛骨,万下此仙心。

老树月痕瘦,寒云鸟梦深。

难逢是京兆,尘世几知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丁巳年冬即事有感(其一)

频年海上指欃枪,厝火还争说太平。

独倚赞皇娴远略,岂知安石误苍生。

拜章但乞神灵护,折屐谁驱草木兵。

一舸仓黄浮海去,奇谋至竟未分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