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竹中通两牖虚,红尘炎暑不关渠。
幽人日用底难办,一榻午风清有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凉的夏日竹林景象。"万竹中通两牖虚",诗人通过写众多竹子中间透出两扇窗户的缝隙,暗示了竹林的疏朗与通风,让人感受到竹林中的宁静和空间感。"红尘炎暑不关渠",进一步强调了竹林远离尘世喧嚣,即使炎热的夏日也无法侵扰这里的清凉。
"幽人日用底难办",这里的"幽人"指的是隐居者或心境清幽的人,他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琐事,在这样的环境中似乎变得微不足道。"一榻午风清有馀",诗人描述了午后的竹林里,清风徐来,榻上之人可以尽情享受这份难得的清凉与宁静,生活简淡而惬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竹林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环境的喜爱,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钱时作为宋代文人,其诗作常常流露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意趣,这首诗也不例外。
不详
绝意科举,究明理学。江东提刑袁甫建象山书院,招主讲席。理宗嘉熙二年以荐授秘阁校勘,召为史馆检阅,求去,授江东帅属归。有《周易释传》、《学诗管见》、《融堂书解》、《四书管见》、《两汉笔记》等
谭兵谁是古君子,说易难逢大丈夫。
风月岁寒双塔夜,一卮清露世间无。
毫分缕析较便宜,若个便宜总不知。
总是自家家里事,十分明白十分疑。
山翁何处是便宜,若个便宜合属谁。
千古英雄誇好手,到头都没个人知。
山翁何处是便宜,正是吟边得句时。
长向升平风露里,满天和气属吾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