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西江月·笑咏》由清代诗人曾廉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槛外青苍山在,门前清浅溪流。” 开篇即以自然景色入诗,青苍的山峦与门前潺潺的溪流构成一幅和谐的山水画卷,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自然之美。
“仙人相与晚同舟。佳梦从来难又。” 接着,诗人将仙人与自己一同泛舟于晚霞之中,似乎在暗示着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梦境的向往。然而,“佳梦从来难又”一句,又透露出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拥有的感慨。
“碧水今名方顺,白云兼复温柔。” 碧绿的水流与温柔的白云相互映衬,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一种平和与宁静。
“更从何处觅菟裘。莫待生涯粗就。”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栖息地的追寻以及对生活状态的思考。他问自己,何处才能找到心中的那片菟裘之地?是否应该等待生活完全安定下来之后再做决定呢?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