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方虚谷上南行十二首(其五)岑山渡

扁舟泛古航,昔常阅此奇。

盘屈公诗中,眼明再见之。

二孤恐飞来,或乃巨灵移。

甚勿讹为姑,又须订荄兹。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着小船在古老的航道上航行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与赞美。诗中“扁舟泛古航”一句,简洁而生动地勾勒出航行的场景,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船身轻轻摇曳于波光粼粼的水面之上。

“昔常阅此奇”则流露出诗人对眼前景色的熟悉与喜爱,这里的“奇”字,不仅指自然景观的奇特,也暗含着诗人内心对这份美好记忆的珍视。接下来,“盘屈公诗中,眼明再见之”,诗人似乎在回忆某位前辈文人笔下的山水画卷,通过诗句再次唤醒了心中的那份感动与共鸣。

“二孤恐飞来,或乃巨灵移”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想象与夸张手法,将山川的壮丽与神秘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里“孤”可能是指孤独的山峰,或是某种超凡脱俗的存在,而“巨灵移”则暗示着自然力量的强大与不可预测性,营造了一种既震撼又令人向往的氛围。

最后,“甚勿讹为姑,又须订荄兹”两句,提醒读者在解读与理解时要保持客观与准确,避免误解或曲解原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作品传承与解读的重视,希望后人能够正确地理解和欣赏这些蕴含深厚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与独特见解,同时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与文学作品的尊重与传承精神。

收录诗词(36)

陈栎(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方虚谷上南行十二首(其六)过杏村

杏花富赵村,佳名昉唐代。

酣酣红雨春,芳葩谁不爱?

转眼铁炉步,发问莫能对。

杏村无杏花,赵村亦安在?

形式: 古风 押[队]韵

和方虚谷上南行十二首(其七)过牛矢岭

坡觅牛矢路,公渡牛矢岭。

遂令污秽地,居然化清境。

令代曹子方,陈三延癞颈。

何时蹑吾履,迢迢山路永。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和方虚谷上南行十二首(其八)过叶有岭

我未读公诗,久矣知叶有。

地非产此人,人知此地否?

当与君子乡,俱传千载后。

风饕閟春阳,高节且坚守。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和方虚谷二首(其一)

后汉袁与杨,世公五或四。

衮衣苟有愧,不如安楚制。

我不识斯人,聊复视其世。

不有此翁贤,安得贤主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