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檄往哭象山复会葬及归自金溪留宿本县仙乐观归而作是诗(其二)

道士清晨喜告余,昨朝膏露降濡濡。

夜来舆从留山观,此瑞端呈邑大夫。

我闻之言半疑信,踏破晓光上孤峻。

巍然古殿汉天师,水绕丹炉叶明润。

旁观复折取以前,连日祥应讵偶然。

我亦尝审甘如饴,是谁执此变化权。

益信人心自灵妙,莫执人神定名号。

此机不动万象沈,此机一发靡不到。

此机不属上下中,此机非西南北东。

此机无远亦无近,此机至正而大公。

此机夫人之所有,何不自贵自善守。

寸善微萌天地知,小恶开元祸随后。

皇天无亲亦无常,愿言孜孜兢兢悠久而无疆。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道士在清晨告知诗人昨夜降下的甘露,这是一种吉祥的瑞气。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瑞气半信半疑,但随后踏破晓光,登上孤峻之处,亲眼所见证实了这一切。在古殿中,汉天师曾在此处修炼,水绕丹炉,叶片明润,显得神秘而又庄严。旁观者或许会折取一些以作纪念,这些祥瑞之事并非偶然,而是连日发生。诗人也尝试过甘露的味道,感叹这是谁在执掌这变化无穷的力量。诗人相信人的心灵本自灵妙,不应拘泥于名号和固定观念。这股神秘的力量不动摇万物,也不会遗漏任何事物,它既不属于上下中,也非西南北东,它没有远近之分,却又是至正大公的。这种力量,乃夫人(自然)赐予的一切,人们为何不自视珍贵,自我修养守护呢?即使是一点善念,天地都了然知晓;小恶则会在开端引来灾祸。皇天没有亲疏,也没有常规,只愿言语兢兢悠久而无尽头。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番超凡脱俗的景象,更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宇宙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36)

杨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湖竹枝词

水仙祠前湖水深,岳王坟上有猿吟。

湖船女子唱歌去,月落沧波无处寻。

形式: 词牌: 竹枝

明融(其一)

妙妙融明乐未央,山川人物献文章。

纵横组织无边巧,变化委蛇不可商。

北麓林塘秋静莹,南山景气晓苍茫。

欲吟无句方徐步,忽报相从注早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贺王使君

南风薰兮,如其仁兮。盎乎惠和,物之乐且欣兮。

南风薰兮,人之近兮。

天温厚之气,以幸吾鄱江之民兮。

南风薰兮,于诞之辰兮。何以寿之有,南山之椿兮。

南风薰兮,我不靳兮。

无请弗获,以幸吾乐平之民兮。

形式: 四言诗

嘉泰昭阳大渊献筑室董孝君祠之西下有湖焉某曰溪以董君慈孝而得名县又以是名则是湖宜亦以慈名作诗曰(其二)

惜也天然一段奇,如何万古罕人知。

只今弄月吟风处,孔子明言是孝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