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过章江徐巨源邀住榆溪草堂留题四首(其二)

绿满前湖散作湾,书堂秋色澹浓间。

墙头倒影疏摇水,屋角如图待补山。

桥断隔墩成古洞,枝横深树俨重关。

邻家共识经旬客,散发扶筇任往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景象。诗人黎遂球以细腻的笔触,将章江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调巧妙融合。

首句“绿满前湖散作湾”,开篇即以“绿”字点染,满眼皆是生机勃勃的绿色,前湖的水面波光粼粼,仿佛散落的翡翠,展现出一片清新宜人的景象。接下来,“书堂秋色澹浓间”,书堂在秋色中显得格外淡雅,色彩层次丰富,既有深沉的秋意,又不失柔和的色调,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

“墙头倒影疏摇水,屋角如图待补山。”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幽静与和谐。墙头的倒影在水中轻轻摇曳,如同一幅动态的水墨画;屋角处,仿佛有一幅待补的山水画卷,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节奏。这些细节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也蕴含了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桥断隔墩成古洞,枝横深树俨重关。”这两句则通过桥、墩、洞、树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感的空间。断桥、隔墩、古洞、深树,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空间结构,既古老又神秘,仿佛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充满故事的世界。

最后,“邻家共识经旬客,散发扶筇任往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是远道而来的客人也能受到热情的接待,诗人随性地散步、交流,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生活情境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592)

黎遂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 字:美周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46

相关古诗词

还过章江徐巨源邀住榆溪草堂留题四首(其三)

江树连云到远峰,不知湖外有城封。

龙吟每和摊书幌,鸟下频窥捣墨舂。

遁世祇应师孺子,傍人遥认对林宗。

秋花晚实餐无尽,白饭青蔬也累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还过章江徐巨源邀住榆溪草堂留题四首(其四)

秋士凉帷惜并肩,美人邢尹复相怜。

芙蓉水殿看邻舍,榆影萤灯照立眠。

仙井汲云閒洗药,溪香流袂晚侵烟。

年来知己差堪足,写叶何心与客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寓巨源溪堂万茂先从溉园至用韵答赠二首(其一)

扬子江头蜀岭东,姓名前后与君同。

佳期此日能虚席,好月宜秋未上弓。

芳草满庭侵鬓绿,曲阑摇影照湖红。

风流胜事留千古,恰拟孤山信棹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寓巨源溪堂万茂先从溉园至用韵答赠二首(其二)

踏月吹箫寄所思,元君仙隐我能师。

从来杨柳玲珑句,得似桃花穆满词。

白石古亭双屐错,碧云秋水一舟维。

夫君已是金门骨,三两人间更值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