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洪孝廉璇枢自彭山抵黄山渡视罗通守璋病越日买舟从杨墅村还郡寓舟中得诗三章(其三)

起视江日高,北风劲逾疾。

不知何鸟声,空庭聚喧聒。

淅饭饱芋羹,揖与主人别。

去住凭所宜,礼貌不虚设。

往觅野渡航,坐听猛潮齧。

倒影驰过云,袖影互抽掣。

回望昨宿堂,远已没山缺。

斯时吾故人,衾当抱重铁。

抱衾愁尔铁,坐船愁我雪。

悠悠行止心,共苦不能热。

城岚倏东迓,山痕渐西灭。

向晚寒益深,凛难忍吾骨。

扣舷聊作歌,浩声散空阔。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姚燮在舟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旅途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首句“起视江日高,北风劲逾疾”,诗人清晨醒来,眺望江面,感受到日光的温暖与北风的凛冽,简洁地勾勒出旅途的早晨景象。接着,“不知何鸟声,空庭聚喧聒”一句,通过鸟鸣声的描述,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喧闹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淅饭饱芋羹,揖与主人别”描绘了诗人与当地主人告别的场景,简朴的生活细节中透露出一丝离别的伤感。“去住凭所宜,礼貌不虚设”则体现了诗人对礼节的尊重,即使在旅途中也保持着应有的礼貌。

接下来,“往觅野渡航,坐听猛潮齧”表现了诗人寻找渡口的急切心情以及对汹涌潮水的恐惧,通过“倒影驰过云,袖影互抽掣”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难与紧张气氛。

“回望昨宿堂,远已没山缺”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一天的回忆与留恋,同时也预示着旅程的继续。紧接着,“斯时吾故人,衾当抱重铁”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想象着与友人的分别,内心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与不舍。

“抱衾愁尔铁,坐船愁我雪”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将自己与友人的关系比作冰冷的铁与寒冷的雪,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痛苦。最后,“悠悠行止心,共苦不能热”总结了诗人整个旅程的感受,无论是行还是止,心中都充满了苦涩与无奈。

“城岚倏东迓,山痕渐西灭”描绘了日落时分的景色,随着天色的变化,诗人的心情似乎也得到了某种释放。“向晚寒益深,凛难忍吾骨”则强调了夜晚的寒冷,与之前的温暖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扣舷聊作歌,浩声散空阔”以歌声结束,诗人通过歌唱来排解心中的忧愁,声音在广阔的天地间回荡,既是对自然的敬畏,也是对自我情感的释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思念与情感波动,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军营赋柳二章(其一)

乱缕毵毵怨绪爬,几人矜惜到年华?

昏烟惯搅迷春梦,急水难留过浦花。

露荐暗笼新垒骑,风旌高揭古原鸦。

大江日落楼台晚,常使清弦促断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军营赋柳二章(其二)

弱当浓露未禁恩,十万春阳一寸魂。

病女忽彫深黛色,远天宜抹断云痕。

醉无筝柱挑银雁,梦有梅花怨玉门。

凄尔月眉都瘦澹,浪传莺睡妥黄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诸将五章(其一)

拱卫神畿海镜清,烽烟不到慕容城。

敢来内地窥天府,谁遣中官饷虏兵?

先夺有声悲梗议,庸才无济苦邀名。

高宗遗策煌煌在,肯与臣佗结滥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诸将五章(其二)

密诏传宣紫禁谟,宸心愤切盼归俘。

九重岂料移冠戴,三院谁为请剑诛。

快积劳心焚象齿,恨分筹米换龙珠。

愿还安宅邀天福,多少苍生泣海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