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沈辽所作,名为《齐山偶题三首(其一)》。诗中以杜甫的风情感慨开篇,将杜甫的诗意比作春水波澜,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杜甫诗歌的深远影响。接下来的“至今诗句使人夸”一句,表达了杜甫诗歌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和赞赏的盛况。
后两句“不知朽骨犹存否,山上年年黄菊花”,则转向对杜甫个人命运的感慨。这里以杜甫的“朽骨”象征其肉体的消逝,而“山上年年黄菊花”则暗喻杜甫的精神与作品如同菊花一般,在时间的长河中依然绽放,永存于世。这种对比手法,既是对杜甫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对其诗歌艺术价值的肯定,体现了诗人对杜甫及其作品深刻的情感和高度的评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巧妙地将杜甫的个人命运与他的诗歌成就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杜甫及其诗歌永恒价值的赞美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