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

关门挂璧月,吹角登戍楼。

此时边将乐,连城倚霜钩。

名王将系颈,都护欲封侯。

悬弓开宝帐,置酒拥貂裘。

蛮君杂座舞,羌女临觞讴。

那知闺中妇,泪掩金屏秋。

万户流砧思,千城落雁愁。

愿将一片影,移照海西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关山月》描绘了边关的壮丽景色与复杂情感,展现了战争与和平、权力与爱情之间的冲突与交织。

首句“关门挂璧月”,以“关门”象征边关的封闭与防御,而“璧月”则暗示着月光如玉般纯洁美好,形成鲜明对比,预示着和平与战争的交替。接着“吹角登戍楼”,军号声响起,士兵们登上瞭望塔,预示着战争的临近。

“此时边将乐,连城倚霜钩”,边关将领在战前享受片刻的宁静与准备,但远处的连城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斗,霜钩象征着冷酷与决心。接下来“名王将系颈,都护欲封侯”,描述了战争中的权力斗争,名王可能被俘,都护则渴望功勋与地位。

“悬弓开宝帐,置酒拥貂裘”,战士们在战前盛宴上饮酒庆祝,宝帐和貂裘代表了奢华与荣耀,但这些欢乐背后隐藏着战争的残酷。随后“蛮君杂座舞,羌女临觞讴”,异族的舞蹈与歌唱,展现了多元文化的交融,但同时也暗示了战争带来的动荡与不安。

“那知闺中妇,泪掩金屏秋”,最触动人心的是对家庭的思念,闺中妇人的眼泪,金屏上的秋意,表达了战争对家庭的破坏与分离之痛。最后“万户流砧思,千城落雁愁”,家家户户的砧声,大雁南飞的哀鸣,都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对和平的渴望。

“愿将一片影,移照海西头”,诗人表达了希望和平的愿望,愿自己的影子能跨越大海,传递和平的信息。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边关生活的复杂情感,既有壮丽的战争场面,也有深沉的家庭情感,以及对和平的向往。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对食

居为腐儒愁素飧,闲日思饮思茹荤。

朝将染指谁氏鼎,暮拟猎酒何人门。

比来郇厨得缘入,腥膻苦压肠胃昏。

偶忆吴酸故乡昧,不觉涎流满襟袂。

醋芹堆盘一寸长,咸蒌积瓮半年计。

将来可洗肥羜肠,无奈邮筒远难致。

一生食籍知几何,欲问司籍防遭诃。

鸡猪鱼蒜逢便吃,鼹鼠那得乾黄河。

形式: 古风

无心看黠鼠,窜窃满虚帏。

尔自多阴相,人非有杀机。

呼群声谷谷,隔烛影婓婓。

纵尔分馀粟,何曾便苦饥。

形式: 五言律诗

得蒋良卿书知客池阳却寄并订岁杪同归

比年同学寡生色,一一来作江干客。

昔时寄我当归人,今亦苦被饥寒迫。

拔剑宁与阳侯争,肯及牖鬼谈生平。

采山探海各有路,学亦何必东家成。

君家中表吾好友,两年官阁联杯酒。

拥鼻正赋怀君诗,一封书来各搔首。

识舟亭北池口东,其上九子饶云峰。

君来才境有真敌,沐浴山涧风江风。

游同一方居共里,作达天涯望吾子。

命驾犹悬两地心,饮马祇共一江水。

晨飙吹警客苦悲,投笺试问东归期。

归舟风雪岁云兹,有心相待卢之漪。

形式: 古风

渡淮

岸远扬州出,天空水气多。

云中落桐柏,日下共江河。

花月愁成海,鱼龙夜起波。

锦帆天子去,何处觅清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