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篇(其二)

豆秸灰抹春云色,野人新病足无力。

闻道城西盛水嬉,缓步轻尘懒不得。

沙棠之舟木兰楫,丝歌阵中刺舟入。

一摇两兀意已软,万翠千朱望疑合。

粉妆照水愁水浑,病面照水愁水清。

水清水浑不相入,眼前士女空倾城。

閒情自分沽泥絮,一笑还踏疏林路。

穆然一角见遥山,无人知是春来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后漫步郊野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首句“豆秸灰抹春云色”以豆秸灰的色彩比喻春天云彩的颜色,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景象。接着,“野人新病足无力”点明诗人因病初愈,行动不便的状态,为后续情绪的转折埋下伏笔。

“闻道城西盛水嬉,缓步轻尘懒不得”两句,诗人听说城西有人在水中嬉戏,自己却只能缓缓步行于轻尘之上,表达了内心的无奈与羡慕。接下来,“沙棠之舟木兰楫,丝歌阵中刺舟入”描绘了一幅水上活动的场景,诗人想象着乘坐装饰精美的船只,在丝歌声中划船,但最终还是选择了“一摇两兀意已软”,表现了他内心的疲惫与放弃。

“粉妆照水愁水浑,病面照水愁水清”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通过水的浑浊与清澈映照出诗人复杂的心情,一方面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对自身状况的忧虑。最后,“水清水浑不相入,眼前士女空倾城”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尽管周围美女如云,但他内心却感到孤独和空虚。

“閒情自分沽泥絮,一笑还踏疏林路”两句,诗人通过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生活琐事的淡然态度,即使面对困境,也能保持乐观的心态。最后一句“穆然一角见遥山,无人知是春来处”以静观远山的姿态结束全诗,暗示春天的到来,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以及自我状态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寓意深远。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饮洪稚存斋次韵

绿酒红灯款语深,等闲身世任浮沉。

花前幸是相逢好,竹下还寻旧地吟。

小草经时成远志,青枫异日损春心。

应知此去淮南客,旧雨抛离怨不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后一日复饮旗亭再用前韵

皓魄将残夕露沈,离堂烛尽悄愁深。

群公试赌黄河唱,有客曾为楚泽吟。

去鸟悠悠随落日,长川淼淼引孤心。

陇云朔雁分飞急,双泪君前自不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春日独居得闵二季心近状却寄一首

我胡不乐忧心捣,春风别离春日好。

一发吴山对眼青,相思此日教人老。

十年以来朋旧稀,失意风云狎鱼鸟。

济南公子才抱亲,客邸联盟亦草草。

飘零契阔固其理,朝夕阴晴不相保。

当年对酒邗上城,一夕听断虾蟆更。

高歌击筑一挥洒,感激意气真幽并。

南枝北风竟相失,白日清江伤我情。

昨日有客沛上至,问讯得悉愁屏营。

嗟哉夫子尚沦落,贱子不复言生平。

但道别来无几日,至今如梦不曾醒。

形式: 古风

别内

几回契阔喜生还,人老凄风苦雨间。

今夜别君无一语,但看堂上有衰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