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好事不如无。

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好事不如无。

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住,好事不如无。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偈语由宋代的释文观所作,其内容深邃,蕴含着佛教哲学思想。通过简洁的语言,诗人探讨了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修行状态和境界。

“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这句话表达了对过去的肯定,认为过去的佛祖们已经通过修行达到了觉悟的境界,他们已经找到了通往智慧之门的道路并成功地通过了。这里强调的是历史上的成就,以及过去作为修行者达到目标的可能性。

“好事不如无”,这句诗则提出了一个反问式的观点,似乎在说即使过去取得了成就,但如果这些成就导致人们过于自满或忽视了继续修行的重要性,那么这些所谓的“好事”实际上还不如没有。它提醒人们,修行之路永无止境,过去的成就不应成为停滞不前的理由。

接下来,“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描述了当下菩萨们的修行状态。这里的“圆明”可能指的是全面的智慧和内心的光明,意味着菩萨们正在深入地探索和实践佛法,以达到更深层次的觉悟。

“好事不如无”,再次出现,强调了当下修行者应当保持谦逊和持续努力的态度,避免因过去的成就而满足,从而失去前进的动力。

最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住,好事不如无”,面向未来,诗人鼓励未来的修行者们要遵循同样的道路,即保持谦逊、不断学习和进步。同时,再次强调了“好事不如无”的理念,告诫未来的修行者们,不应让过去的成就或现在的成就成为阻碍继续成长的障碍。

整体而言,这首偈语通过对比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修行状态,强调了持续学习、谦逊和不断追求进步的重要性,提醒修行者们不应因过去的成就而停滞不前,而应始终保持开放和进取的心态,以实现更高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4)

释文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三首(其一)

冬瓜蘸雪未为淡,匠者三文淡最幽。

淡最幽,天共白云晓,水和明月流。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颂古三首(其二)

赵州勘破老婆时,恰似青春三月里。

陌上游人争看花,鹧鸪啼处谁相委。

形式: 偈颂 押[纸]韵

颂古三首(其三)

冰雪肌肤西舍女,梳妆巧巧画双眉。

傍人笔力强传写,户外如何见得伊。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颂古

夹山不在一桡上,明月芦花夜夜寒。

谁谓华亭消息断,俨然秋色在江山。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