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柬徐太守

霁烟初放鸟初鸣,万户春迎太守行。

人把阴晴占百谷,天教风雨避双旌。

江湖水动鱼思泳,山路寒轻木向荣。

莫讶土牛喧鼓板,厥明辛苦是鞭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孙伟所作的《迎春柬徐太守》描绘了春天来临之际,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

首句“霁烟初放鸟初鸣”,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晨雾渐渐散去,鸟儿开始欢快地啼鸣,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接着,“万户春迎太守行”一句,以“太守”这一官职象征地方官员,表达了春天到来时,百姓们迎接官员巡视的情景,体现了官民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人把阴晴占百谷,天教风雨避双旌”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描绘得生动有趣。人们通过观察天气变化来预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而上天似乎也懂得尊重人间的秩序,让风雨在官员出行时避开,保护了官员的安全与尊严。

“江湖水动鱼思泳,山路寒轻木向荣”则进一步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江湖中的鱼儿在水波荡漾中游弋,山路上的树木在微寒中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这些细节生动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最后,“莫讶土牛喧鼓板,厥明辛苦是鞭声”两句,以“土牛”和“鞭声”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春耕的场景。土牛象征着农具,鼓板代表了劳作的节奏,鞭声则是农民辛勤耕耘的声音。这里不仅展现了农民的辛勤劳作,也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和对劳动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歌颂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关系,以及对辛勤劳动的赞美。

收录诗词(40)

孙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别廖汝谦

一自狂歌有去舟,陇云巴月溯河流。

剑光远射峨眉雪,客思閒消鹦鹉洲。

乡国又逢听雨夜,天涯重忆寄书秋。

征衫尚带闻猿泪,笑拂风尘季子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过石江子

檐外江声落酒卮,老夫携伴过邻时。

醉醒只在荒城住,忧乐空烦短鬓知。

白璧夜光谁按剑,绿琴心远自调丝。

清谈绝倒炉熏畔,野性年来似鹿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雨中三首(其一)

尽日高斋听雨眠,数声春燕语梁边。

旧矶水涨知多少,一夜清江阻钓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雨中三首(其二)

石竹丛阴路不乾,晚移残兴看春澜。

落花风里无人迹,细雨谁怜翡翠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