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樵所作的《祭祖乐章三首》中的第三首《终献》,通过祭祖仪式的描述,表达了对祖先的尊敬与怀念之情。
首句“宗人来止,其萃如云”,描绘了宗族成员聚集祭祖的场景,如同云雾般汇聚,形象地展现了祭祖时的热闹与庄重。接着,“祖考视之,其初一人”则暗示了祭祖的核心在于对先祖的敬仰和追忆,仿佛先祖在冥冥之中注视着后人的活动。
“分形连气,有百其身”一句,运用了象征手法,说明了家族血脉的延续和紧密相连,即使在不同的身体中,也保持着共同的精神纽带。这不仅是对家族传承的赞美,也是对祖先精神的传承。
“孰谓同宗,可不同心”强调了尽管家族成员可能性格各异,但基于共同的血缘关系,他们的心灵是相通的,体现了家族团结的重要性。
“愿言不昧,祖考如临”表达了对祖先的虔诚愿望,希望祖先的灵魂永远不被遗忘,仿佛他们始终在场,给予后人指导和庇佑。
最后,“岁时休享,常我顾歆”则是对祭祖活动的总结,意味着每年的祭祖时刻,都是家族成员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重要时刻,通过这样的仪式,家族的情感得以维系和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祭祖仪式的庄严与家族情感的深厚,是对传统家族文化的一种深情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