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其六)

丛鬓轻笼象格纱。曲尘巾皱翳朝霞。

愁听江阁按红牙。

簪管枉铰银盖叶,绣床空钉白团花。

游丝飞絮近天涯。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清代毛奇龄的《浣溪沙·其六》描绘了一幅女子闺中独处的画面。首句“丛鬓轻笼象格纱”,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出女子乌黑秀发上覆盖着精致的象牙格纹纱,暗示了她的生活富足和闺房的雅致。次句“曲尘巾皱翳朝霞”进一步描绘了她头巾上的纹理,如同朝霞般斑斓,但又带着一丝愁绪,暗示了内心的不平静。

“愁听江阁按红牙”一句,写女子在江边阁楼听到乐声,可能是笛子或琵琶等乐器的演奏,这引发了她的愁思,可能是因为远方的离别或是对生活的感慨。“簪管枉铰银盖叶”描述了她闲置的首饰,银质的簪管和装饰品,虽然精美,却无人欣赏,暗示了她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一句“绣床空钉白团花”描绘了绣床上原本应该热闹的景象,如今只剩下空荡的床铺和未完成的刺绣,白团花图案象征着女子的期盼和失落。而“游丝飞絮近天涯”则以飘零的柳絮和游丝,寓言了女子的心境,仿佛她的思绪也随风飘向了遥远的天际,表达了她对远方的思念和人生的无常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深闺女子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她的孤独、愁绪以及对远方的向往。

收录诗词(401)

毛奇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 字:大可
  • 号:秋晴
  •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 生卒年:1623—1716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其七)

水绕空江叶绕枝。竹郎桥畔豆娘祠。

佳人邂逅最堪思。

烛近只将遮幔子,风前长自敛衫儿。

梨花初落酒阑时。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巫山一段云(其一)

筱壁含烟澹,椒花滴露稀。风吹细雨晓云低。

十二碧峰迷。神女祠前泪,清猿峡里啼。

瞿塘新水曲尘微。行客自依依。

形式: 词牌: 巫山一段云

巫山一段云(其二)

寒雨萝衣湿,晴云蕉帔开。空舲峡下近阳台。

谁向梦中来。丛笛江妃庙,孤舟新妇隈。

山花石竹不须栽。看作小姑钗。

形式: 词牌: 巫山一段云

女冠子(其一)

上元少女。谁授玉函金筥。倚香坛。

画帔藤花浅,雕钟橘乳寒。

南宫除牒子,北斗动幡干。犹见春归燕,似青鸾。

形式: 词牌: 女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