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二首(其四十六)

我闻禅师,荣领天竺。山色湖光,争辉夺日。

佛法禅道,日月灯烛。眼放电光,机逾臂竹。

说云门禅,如珠走盘。唱无生曲,铿金戛玉。

千眼洞明,万机攒簇。佛祖并驱,水云叠足。

掣颠掣狂,可记可录。诳嚇闾阎,鼓荡流俗。

眉毛厮结,形影相逐。把手共行,孤峰独宿。

彼上人者,难继高躅。

因甚如此,为佗牵犁入市,骑牛上屋。

七九从来八十三,六六何曾三十六。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远所作的《偈颂一百零二首》中的第四十六首,以描绘禅师的形象和禅宗修行的境界。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赞美禅师的智慧与风采,如“山色湖光”、“日月灯烛”,形象地展示了禅师的洞察力和言辞的犀利。"眼放电光,机逾臂竹",形容禅师目光如炬,思维敏捷;"说云门禅,如珠走盘",则以珠子在盘中滚动比喻禅师讲解佛法的灵动自然。

接着,诗人描述了禅师的修行状态,"千眼洞明,万机攒簇",象征着禅师的彻悟和洞察万物的能力。"佛祖并驱,水云叠足",表达禅师与佛祖同行,超越世俗的意境。然而,禅师并未因此而脱离尘世,反而以世俗生活来寓言修行,如“牵犁入市,骑牛上屋”,形象地展现了禅师的随缘自在。

最后,诗人感慨禅师的难以企及,"彼上人者,难继高躅",暗示后人难以达到这样的高度。而禅师为何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诗人以数字游戏“七九从来八十三,六六何曾三十六”作结,留下悬念,引发读者深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禅师为载体,表达了对禅宗智慧和修行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赞美,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收录诗词(312)

释慧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青原下八世,双泉郁禅师法嗣。住鼎州(今湖南常德)德山。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五。今录诗二首

相关古诗词

寄超然居士

瀫水一言亲领略,桐城千里重相闻。

节角誵讹斩新句,不知居士与谁论。

形式: 七言绝句

寄㑃堂仁和尚

一击当机,千圣莫窥。佩无文印,著粪扫衣。

踞魔王殿,开邪见扉。说禅说道,恶口臊齿。

论心论性,撒屎撒尿。牵犁上树,拗折称锤。

抗戾佛祖,倒行逆施。不是㑃堂,更是阿谁。

曲罢酒阑人不会,断肠依旧画娥眉。

形式: 古风

雪峰和尚赞

三回访道投子,九度亲到洞山。

末后最初非句,从教盖地盖天。

三个木毬开鬼眼,无端羁锁落人间。

形式:

鸿福普同塔

海底红尘起,山头白浪飞。

若能如是会,永劫堕泥犁。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