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吹角营门拥大旗,白猿黄石佐兵机。
燕支月冷啼金镞,鸊鹈泉清洗铁衣。
战马到秋分阵牧,猎人穿烧射生归。
郅都尚作云中守,衰草连天无雁飞。
这首明代郑琰的《寄范伯修兵宪》描绘了一幅边塞军旅生活的画面。首句“吹角营门拥大旗”,以号角声和军旗的场景,展现了军营的庄重与威严。接着,“白猿黄石佐兵机”暗指智谋策略,以黄石公(传说中的兵法大家)和白猿(象征勇猛)的形象,寓言了范伯修的军事智慧。
“燕支月冷啼金镞”,通过描绘冷月下的箭簇声音,渲染了边塞夜晚的寂静与战争的紧张气氛。“鸊鹈泉清洗铁衣”则写战士们在冰冷的泉水中洗濯战甲,体现了他们的坚韧与艰辛。
“战马到秋分阵牧”,秋季是边疆军队例行的牧马时节,显示出军纪严明和对自然规律的遵循。“猎人穿烧射生归”则描绘了士兵们狩猎归来的生活片段,展现出边塞生活的粗犷与豪放。
最后两句“郅都尚作云中守,衰草连天无雁飞”,借典故表达对范伯修戍守边关的敬意,同时以“衰草连天”和“无雁飞”的景象,寓示了边塞的荒凉与寂寥,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塞军旅生活,表达了对范伯修的赞扬和对边关生活的感慨。
不详
任侠遨游闽中。工诗,词馆诸公争延致之,高文典册,多出其手。后至南京,徽州富人吴生以上宾礼遇之,每醉常骂主人为“钱虏”。吴与其兄构讼,疑琰泄其阴事,文致捕置京兆狱,瘐死狱中。有《二陬诗稿》
少年何地不淹留,载酒斜阳陌上游。
鸟向尊前窥豆蔻,客从花外听箜篌。
离颜对酒人宁醉,别恨关春柳亦愁。
明日乱山江上路,鹧鸪声里系孤舟。
中兴功业更谁论,万里摧残百战身。
宠虎旧衣分爱卒,麒麟新冢哭佳人。
金羁尽蚀燕支血,宝剑从吹鸊鹈尘。
塞外长星沉碧海,五原西望泪沾巾。
甲第连云瞰帝城,画帘绣箔照朱甍。
新开驰道千金埒,旧领团营七较兵。
方士房中龙虎鼎,侍儿花底凤凰笙。
燕山二月春初好,玉勒朝朝待晓莺。
分袂当年待晓鸡,曲栏桥外锦堂西。
凫吞莲子房房苦,蝉抱杨枝树树啼。
深竹梦归神女婿,暮花伤别阮郎妻。
至今肠断春风候,豆蔻初生槿叶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