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表达了对已故杜议郎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诗中运用了“乡评”、“循良”等词语,赞扬了杜议郎在世时的德行与政绩,体现出他深受乡里与士人尊敬的一面。接着,“中年摧白玉,改岁陨明珠”两句,以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杜议郎英年早逝的悲剧,如同美玉折损,明珠陨落,令人惋惜。
后半部分转而描述杜议郎离世后的情景,如“夜雨荒村寺,秋风古路隅”,通过凄凉的自然景象,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氛围,进一步表达了对杜议郎去世的哀痛之情。最后,“诸郎皆有道,谁复奠生刍”两句,既是对杜议郎子女们品德的肯定,也暗含着对杜议郎逝世后无人祭奠的感慨,流露出深深的怀念与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地展现了对逝者的哀思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德品质的重视与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