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送吴翁晋

百尺飞丝送柳花,青春欲暮未还家。

扬鞭忽到鸣筝处,一笑初停白鼻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送别与归家的情感交织。

首句“百尺飞丝送柳花”,以“百尺”形容柳丝之长,形象地描绘了春日里柳絮飘飞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轻盈、飘逸的氛围。接着,“青春欲暮未还家”一句,将季节的更迭与人物的心理状态巧妙结合,暗示了主人公在春天即将结束之际尚未归家的无奈与感慨。

“扬鞭忽到鸣筝处”,这一句转折,仿佛是突然间,主人公策马疾驰,来到了一处弹筝之地。这里的“忽到”二字,不仅表现了速度之快,也透露出一种意外与惊喜。而“鸣筝处”则暗示了音乐的美妙与吸引,为后续的情节埋下伏笔。

最后一句“一笑初停白鼻騧”,以“一笑”收尾,既是对前面情境的回应,也是对情感的升华。主人公在听到音乐声时驻足,与弹筝者相视一笑,这一瞬间的和谐与美好,让整个画面充满了温馨与宁静。同时,“白鼻騧”作为马匹的名称,也暗示了主人公身份的轻松与自在,与之前的急切形成对比,增添了故事的层次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情节安排,展现了送别与归家之间的情感波动,以及在特定情境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微妙互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

沈圣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闺(其一)

薄暮轻寒入绮疏,海棠春去落红疏。

微风吹动鞦韆索,愁在高楼明月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春闺(其二)

细草无人绿自匀,野花随意逐芳津。

斜风小艇寒烟外,春在前溪寂寞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桃源词

商山海上半秦民,何独桃源是避秦。

满洞仙人一渔子,翻疑渔子是仙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岳麓山下送周宜一还棹

维舟柳港爱山边,笑语纷纷就醉眠。

昨日荼蘼黄一架,送君心到野塘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