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陈宝琛所作,名为《梁卓如招集万生园修禊未赴有诗徵和分韵得此字》。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友人梁卓如邀请在万生园举行修禊活动的怀念与感慨。
首句“鬓丝不照城西水”,以“鬓丝”形容岁月的流逝,与“城西水”形成对比,暗示时光易逝,青春不再。接着“病里伤春又上巳”一句,表达了诗人因疾病缠身而难以参与春季的传统节日活动,内心充满遗憾与伤感。
“园林无恙风景殊,觞咏大难主宾美”两句,虽园林依旧,但诗人无法参与其中的欢聚,主宾间的美好时光只能成为回忆。接下来“绝域生还君末老,春明馀梦人能纪”则表达了对友人梁卓如虽身处绝境仍保持年轻心态的赞赏,同时也寄托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却追永和事祓禊,似替义熙存甲子”两句,借古代文人雅集的典故,表达了对过去文人聚会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接下来“旧游牢落过酒垆,白日沧凉见宫雉”描绘了诗人对往昔相聚场景的回忆,以及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
“就令沈饮讵荒宴,正藉哀丝作变徵”两句,诗人通过饮酒和音乐来表达内心的悲喜之情,即使是在悲伤之时,也能找到释放情感的方式。接下来“招呼彦会阻寸步,反复雄篇叹观止”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参与聚会的遗憾,以及对聚会中精彩篇章的赞叹。
“右军故是温谢流,临河奄有嵇阮旨”两句,引用古代文人的典故,表达了对文人风骨的向往与追求。接下来“贻书谁解奉龟鉴,弄笔世顾珍茧纸”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梁卓如才华的欣赏,以及对文学作品价值的认可。
最后,“哉生明月阅人多,相感旷代得子始”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能够与友人相遇的珍惜。“尽收碎金都一集,更喜灵钟应千里”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以及对作品能够流传千古的期待。“侥倖风雅未卒沦,后六十年傥三此”则表达了诗人对文学传统得以延续的希望,以及对未来文学创作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友情、历史典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对友情的珍视、对文学传统的热爱,以及对未来文学发展的期待,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