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远曲

鲤鱼风起江涛恶,昨夜郎船何处泊。

武昌遥望天上头,客梦况隔巴江秋。

杜鹃不解催归去,处处征帆送津树。

日落黄陵古庙烟,秋风那顾客衣穿。

霜天手冷鹍弦歇,苦雁声中堕寒月。

红颜寂寞宁自嗟,只念游子羁天涯,破屋孤镫枕如水,也应似妾空闺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陆锡熊的《忆远曲》描绘了一幅深情而凄凉的画面。首句“鲤鱼风起江涛恶”,以鲤鱼跳跃的江面浪涛象征离别时的艰难与险恶,渲染出一种离别的紧张气氛。次句“昨夜郎船何处泊”暗示了主人公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不知对方此刻身在何方。

“武昌遥望天上头,客梦况隔巴江秋”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想象和现实的距离感,武昌之地遥不可及,如同天边一般,而秋天的巴江更增添了离愁。接下来的“杜鹃不解催归去”,借杜鹃鸟的叫声表达思归之情,但无人能理解这份迫切。

“处处征帆送津树”描绘了江面上船只频繁,似乎每一艘都承载着离别之苦,而“日落黄陵古庙烟,秋风那顾客衣穿”则通过黄昏和秋风的意象,强化了诗人对远方游子的牵挂,以及自己身处的孤独。

最后两句“霜天手冷鹍弦歇,苦雁声中堕寒月”描绘了寒冷的夜晚,诗人抚琴的手已经冻僵,只能听到哀雁的叫声和寒月的坠落,寓言了内心的孤寂和思念。结尾处“红颜寂寞宁自嗟,只念游子羁天涯”,表达了女子对远方游子的深深挂念,以及对自己独守空闺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离别后的孤独与寂寞,具有强烈的感情共鸣。

收录诗词(5)

陆锡熊(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史(其一)

百川齐注海东头,使者河堤借箸筹。

岂有宣房沈白马,但闻蜀水斗苍牛。

地通鼍窟千寻浪,天入龙门万里流。

满眼藋蒿淮泗上,至今遗恨武安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读史(其二)

黑河杀气暗天长,荷戟新徵六郡良。

万马夜窥边月白,七星寒拥阵云黄。

尚书都护安西府,属国分符日逐王。

今古只看秦塞险,贺兰千嶂接苍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彭泽县

大江会九派,惊涛浩无边。

浔阳三舍余,五日劳洄沿。

层崖出危堞,孤城枕江壖。

茫茫辨洲树,稍稍开墟烟。

即景感徂岁,望古怀昔贤。

水势枞阳西,山光义熙前。

我因一囊粟,乘此万里船。

所求亮锱铢,忍受旁人怜。

造物养不材,饮啄良有缘。

但当咏时运,便可归园田。

三复乞食诗,操瓢亦欣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虞山

晓色开晴嶂,烟岚望不分。

林光微露日,石气欲生云。

远瀑松间落,疏钟岭外闻。

空山少尘色,闲访鹿麋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