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危栏凭绝壑,欲奈此时何。
但有夕阳处,就中秋色多。
与谁同徙倚,空自发吟哦。
便觉成羁旅,归心逐雁过。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带有淡淡离愁的画面。诗人站在危险的栏杆旁,倚靠在高不可攀的山崖边,心中充满了对现状的无奈与不甘。这时夕阳西下,映照在中秋节的背景之上,让人感到一种特别的色彩,更添了一份寂寞。
诗人的内心独白,似乎在询问自己的处境,又或者是在寻找那个可以共享这份凄美景色的知己。然而,这份情感最终只化作空中的吟哦,无人能够理解和分享。
随后,诗人意识到自己仿佛成为了旅途中的一名羁绊者,内心的归属感随着过往的雁鸟一起飞逝而去。这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流离,也是对精神家园的渴望和追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以及对归宿的深切向往。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淡然,同时又不免带有一丝哀愁。这正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情感表达,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个人情怀。
不详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一顷清波四面平,宛然唐相旧经营。
高秋林木形容老,落日楼台綵绘明。
有景可寻兰棹远,无幽不入竹桥横。
二年所得官居乐,肯厌频来缓带行。
野径攲危入谷斜,曲岗回岭共交加。
经年不到为隔水,此日独游因看花。
两岸烟云闲景物,一轩泉石静生涯。
自怜冠佩婴身者,直入樊笼老岁华。
杳杳堂何者,余常此养愚。
放身依曲几,忘虑若枯株。
庄老题书册,乔松列画图。
客来休见问,非尔识于于。
霜风舞征袂,有客去符离。
斜谷雪晴后,曲滩水满时。
乱山谁对酒,孤驿独吟诗。
不得陪清绝,怅然空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