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南节物,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
千寻翠岭,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
寿阳妆罢,冰姿玉态,的的写天真。
等闲风雨又纷纷,更忍向、笛中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景图。开篇“江南节物,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四句,以淡雅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既温馨又宁静的春日场景。"江南节物"指的是江南特有的春天景象,"水昏云淡"则形容了春日水色迷蒙,云彩稀薄,给人一种恬静之感。而"飞雪满前村"中的“飞雪”实为春花,比如梨花、桃花等,以其白色的瓣状花朵,宛若轻盈的雪花,铺洒在村落前,形成一幅动人的画面。
紧接着,“千寻翠岭,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三句,则描写诗人对远方美景的向往和情感寄托。"千寻翠岭"形容山势连绵,如同翠绿色的屏障;"一枝芳艳"则细腻地勾勒出那独自盛开的花朵,色泽鲜明、生机勃勃;而"迢递寄归人"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份美好情景传递给远方的人们,让他们也能感受到这份美丽。
第三段“寿阳妆罢,冰姿玉态,的的写天真”四句,是对女性美的一种描绘。"寿阳妆罢"指的是化妆完毕的寿阳女子(或许是指某一地区的女子),她的容貌如同春日一般清新脱俗;"冰姿玉态"则形容了她那冷艳出尘、晶莹剔透的美丽姿态,宛若冰雕玉琢;而"的的写天真"则强调了这种美是纯洁无暇、自然天成,不加任何修饰。
最后,“等闲风雨又纷纷,更忍向、笛中闻”四句,表达了一种对即将到来的春日风雨和笛声的期待与留恋。"等闲风雨又纷纷"预示着季节更迭,春风细雨即将再次降临;而"更忍向、笛中闻"则是诗人想要在这种氛围中,再度聆听那悠扬的笛声,感受那种恬淡和愉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景色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江南春天美好风光的深深赞美,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不详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相公坐处幕瞒天。
前瞰琵琶洲,后枕思禅寺。
愁里酒杯浮太白,梦回香冢上孤青。
连天汉水鸭头春,乐府铜鞮艳曲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