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舂陵闻雁》由宋代诗人华镇所作,描绘了秋夜闻雁的场景,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首句“拥衾攲枕未成眠”,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在寒冷的秋夜中,紧拥被褥,侧卧于枕边,却难以入眠的情景。这一句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次句“历历鸿声到枕前”,随着一阵阵清晰可辨的雁叫声传来,打破了寂静的夜晚,仿佛那些雁群就在耳边盘旋。雁声与人的思绪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凄凉的氛围。
接着,“十月高风方永夜,三更疏雨欲寒天”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景象。十月的寒风呼啸,长夜漫漫,三更时分,稀疏的雨滴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寒冷天气。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季节变换的感慨。
“衡阳亭榭真虚尔,颍水篇章是偶然”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历史与文化,提到衡阳亭榭和颍水篇章,前者可能指古代文人雅士聚会之地,后者则可能是诗人自己的作品。这两句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反思,以及对自己创作的谦逊态度。
最后,“万里天南共为客,北书从此喜须传”两句,诗人将个人的情感提升至更广阔的层面,表达了与远方友人共处天涯的感慨,以及期待通过书信传递彼此的思念与关怀的愿望。这两句充满了深情厚谊,同时也蕴含着对友情与沟通的珍视。
综上所述,《舂陵闻雁》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友情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孤独与寒冷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