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烈妇

夜月香魂冷,春云别恨长。

宁歌折杨柳,不学野鸳鸯。

画可归屏障,祠堪配女郎。

琵琶弹马上,晚节谩悲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烈妇的内心世界与情感纠葛,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对爱情的坚守与对命运的无奈。首句“夜月香魂冷”以冷月衬托出烈妇内心的孤寂与哀伤,仿佛她的灵魂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凄清。接着,“春云别恨长”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离别的痛苦,春日的云彩似乎也承载着无尽的离愁别绪。

“宁歌折杨柳,不学野鸳鸯”两句表达了烈妇对自由与忠诚的抉择,宁愿像折柳般坚韧地守护自己的情感,也不愿像野鸳鸯那样随波逐流,失去了自我与原则。这种坚定的立场,体现了她对爱情的执着和对个人尊严的尊重。

“画可归屏障,祠堪配女郎”则暗示了烈妇可能为了某种原因而选择隐居或祭祀,这样的行为或许是为了纪念逝去的爱情,或是为了保持自己高尚的情操。这里不仅涉及个人的情感,还可能触及到社会伦理与道德的层面。

最后,“琵琶弹马上,晚节谩悲凉”将场景转向了更为广阔的时空,琵琶声在马背上响起,既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晚年孤独与寂寞的感慨。这句诗以琵琶的音符为线索,串联起整个故事的情感脉络,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烈妇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与命运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烈妇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所面临的爱情与道德抉择,以及她在面对命运时展现出的坚强与悲凉。

收录诗词(281)

陈谟(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杨子良催菊韵(其一)

楚楚临阶菊,曾看压众芳。

红桃承海曙,白玉吐霞光。

韶石多炎壤,南天少肃霜。

如何深自閟,不肯趁重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次杨子良催菊韵(其二)

楚楚临阶菊,金风护得迟。

黄衣谁近侍,白璧贵逢时。

屈子餐宁饱,陶潜爱岂私。

由来傲霜节,松柏共高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次杨子良催菊韵(其三)

楚楚临阶菊,从知品第嘉。

程侯情最重,杨子兴偏赊。

金蝶归丝网,天鹅散雪花。

只宜摇落赏,难向艳阳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报春树

但使群芳早,何嫌五月迟。

往花任杨柳,孤注笑酴醾。

春事谁能报,天机不自私。

此身虽老大,云锦烂离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