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吴梅隐眠鹤盦

早霜侵薄鬓。似化鹤当年,翔欢啼惧。

山空赋招隐,好牵萝溪上,风轻露冷。缡褷息影。

却付与、新巢夜永。

趁人闲骨相,怜肥换了,黑甜幽境。还省。

乘云迢递,倚笛高寒,倦飞多警。予怀忍俊。

同龛待习禅定。

恁林逋多事,岩花开落,又唤游仙梦醒。

伴先生、独舞婆娑,不曾睡稳。

形式: 词牌: 瑞鹤仙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日清晨的景象,以早霜和鹤的形象为引子,展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早霜侵薄鬓",诗人以霜白暗示岁月流逝,自己已届老年。"似化鹤当年,翔欢啼惧",借鹤的自由飞翔和鸣叫,表达出对超脱尘世的渴望。

"山空赋招隐,好牵萝溪上",诗人想象在宁静的山中,沿着藤萝小径漫步,享受清风冷露,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缡褷息影",形容鹤的静谧栖息,进一步强化了隐逸的主题。

"趁人闲骨相,怜肥换了,黑甜幽境",诗人感叹在悠闲的生活中,身体逐渐适应了这种宁静,进入了深度的睡眠状态,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满足。

接下来,词人笔锋一转,"乘云迢递,倚笛高寒",描绘了飞翔在云端的仙人形象,表现出对超凡境界的追求。"倦飞多警",则暗示了对现实世界的忧虑和警觉。

"予怀忍俊",诗人的心情复杂,既有禅定的平静,又有对世俗纷扰的苦笑。"林逋多事",暗指世事繁杂,而"岩花开落,又唤游仙梦醒",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和对梦境的回味。

最后,诗人以"伴先生、独舞婆娑,不曾睡稳"作结,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在隐居生活中的孤独与自在,即使睡梦中也难以忘怀这份心境。

整体来看,谭献的这首《瑞鹤仙·吴梅隐眠鹤盦》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深深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34)

谭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无闷.早雪

云幂银屏,风满画檐,阳雁宵飞向尽。

却梦枕犹欹,酒怀初醒。

早是镂冰试手,送大地无尘山河冷。

苑荒竹瘦,声声碎玉,鹤眠同惊。凄紧。在人境。

比卧老山空,一般孤迥。已误了华年,那堪重省。

吹上萧萧短发,怕镜里难销相思影。

傥故里、留语春风,待我落梅花信。

形式: 词牌: 催雪

满江红.汉十二辰镜和谦斋

天上人间,难得此、长圆明月。

羌付与,舞鸾羞影,凉蟾慵啮。

耐冷不随孤剑化,拂尘浑似轻绡滑。

更扣来,碧玉一声声,真尤物。兴亡过,情先竭。

文字古,磨还灭。喜沉霾无恙,尚访珍迹。

十二辰中铅有泪,千年劫后鸿留雪。

奈镜边,心事笑啼难,何堪说。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风入松.用俞国宝韵题宗载之陌上寻钿图

游丝低绾锦连钱。系马绿杨边。

故人醒了当时酒,风吹鬓、还似从前。

旧曲休调玉笛,皱波罢照鞦韆。江南容易落萼天。

栏外夕阳偏。博山却是无情物,难留恋、一气双烟。

付与绵绵长恨,何时重见钗钿。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台城路.题何青耜先生白门归棹图

三山二水浑萧瑟,秋随断鸿来去。

玉佩前尘,觚棱昨梦,吹堕苍烟凄楚。花开背橹。

指白下门前,夕阳多处。

叶叶轻帆,客心摇曳遽如许。沉吟今雨旧雨。

记淮流月映,歌罢金缕。

故国周遭,空城寂寞,眼底沧桑重数。西风问渡。

恁老倦津梁,柳枝非故。词笔依然,写愁无一语。

形式: 词牌: 齐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