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女(其二)

采桑知蚕饥,投梭惜夜迟。

谁誇罗绮丛,新画学月眉。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采桑女的生活场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活气息。

首句“采桑知蚕饥”,直接点明了采桑女的主要工作——采摘桑叶以供养蚕。这里的“知”字,不仅体现了采桑女对蚕的悉心照料,也暗示了她们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尊重。通过“知”字,我们仿佛能感受到采桑女与蚕之间那份默契与情感的交流。

次句“投梭惜夜迟”,则展现了采桑女在忙碌劳作之余,对时间的珍惜与对夜晚的留恋。投梭,指的是织布时的动作,这里借指采桑女在劳作间隙,可能还会抽空进行一些手工艺活动。她们在繁忙中寻找片刻的宁静与自我表达,体现了劳动人民生活的智慧与情趣。

后两句“谁誇罗绮丛,新画学月眉”,则进一步揭示了采桑女内心世界的丰富与追求。在繁重的劳作之外,她们也有着对美的向往和追求。“罗绮丛”象征着华丽与富贵,“新画学月眉”则是对美的具体化表现,通过学习画出如月亮般柔和的眉毛,展现了一种对美的追求与自我装饰的意识。这不仅反映了古代女性对于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也体现了她们在艰苦生活中仍能保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的精神面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刻画了古代采桑女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展现了她们勤劳、智慧以及对美的追求,是一幅生动的古代农村生活画卷。

收录诗词(61)

王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渡溪

渡溪溪水急,水溅罗衣湿。

日暮犹未归,盈盈水边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缉]韵

落叶

素律铄欲脆,青女妒复稀。

月冷天风吹,叶叶乾红飞。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宿疏陂驿

秋染棠梨叶半红,荆州东望草平空。

谁知孤宦天涯意,微雨萧萧古驿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再经秭归(其一)

总角曾随上峡船,寻思如梦可悽然。

夜来孤馆重来宿,枕底滩声似旧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