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伯仁的作品,名为《题李长啸漕元赁居》。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与融入。
首句“可种梅花便可居”,表明只要能在大自然中栽培梅花,就足以安身立命,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归隐田园的情怀。接下来的“此身安处即吾庐”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满足,只要自己的身体和心灵能找到安宁之所,那么哪里都是他的栖息之地。
第三句“胸中丘壑无今古”,意味着诗人的内心世界没有世俗的纷争与历史的重负,是一片净土。紧接着,“笔底烟霞自卷舒”则描绘了诗人通过书写,能够将内心的情感和外在的大自然景象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第五句“著脚且坚君子操”,表达了诗人对于品德修养的重视,认为要像古代君子一样,以坚定不移的步伐行走在生命的道路上。下一句“知心自有圣人书”则暗示,只有内心的智慧和圣贤之道,才能真正理解人的本心。
最后两句“吾侪幸是苕川客, 只好溪头学钓鱼”,诗人自称为“苕川客”,表达了自己对流浪生活的喜爱,并且在溪头学习捕鱼,这不仅是一种生存技能的掌握,也象征着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大自然的交融,展现了一个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和自在生活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