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秀野韵五首(其四)

知君久矣厌喧卑,造物尊前唤小儿。

一釂未应峨侧弁,十分聊尔快翻卮。

治中寂寂凝尘日,令尹忧劳退食时。

正好相寻发孤笑,莫教牢落负心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次秀野韵五首(其四)》。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期待之情。

首句“知君久矣厌喧卑”,表达了对友人厌倦世俗、追求宁静生活的理解与共鸣。接着,“造物尊前唤小儿”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万物比作尊贵的长辈,唤起友人的童真之心,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意境。

“一釂未应峨侧弁,十分聊尔快翻卮”两句,通过饮酒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交往氛围。这里,“侧弁”指古代官员的帽子,暗示友人在官场的严肃形象;而“翻卮”则描绘了饮酒时的畅快与豪放,体现了诗人对友人卸下官场束缚、享受自由自在生活的祝愿。

“治中寂寂凝尘日,令尹忧劳退食时”两句,通过对比友人在政务繁忙、忧劳退食之时的辛劳与日常生活的平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状态的关注与同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希望友人能从忙碌的政务中解脱出来,享受生活的美好。

最后,“正好相寻发孤笑,莫教牢落负心期”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邀请与期待,希望在适当的时候相聚,共享欢笑,避免因忙碌而错失相聚的机会。这两句充满了深情厚谊,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生活状态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次秀野韵五首(其五)

当年共剪北山莱,脩竹成阴手自栽。

书卷莫教春色老,柴荆肯为俗人开。

公能顾我传新句,我欲留公拨旧醅。

怅望南园芳树底,明年应放小车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留秀野刘丈二首(其一)

好雨当春过一犁,我公远忆故园西。

孤篷稳转清滩急,十里行穿绿树齐。

路熟已欣经雾市,身轻未怕蹑云梯。

诸孙剩欲留公住,细和新诗丐指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留秀野刘丈二首(其二)

一去屏山今几春,归来三径但荒榛。

剪除便觉风烟好,徙倚还惊物色新。

楼外千林遮去路,阶前一水恋行尘。

劝君更作留连计,同社追游苦未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秀野沧波馆刈麦二诗(其一)

传闻泛宅贺新成,破月冲烟取次撑。

鹢首斜飞寒浪急,篷窗侧转好山横。

知公兴有江湖迥,顾我诗无玉雪清。

欲跨船舷还未敢,几时得伴镜中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