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踏莎行·汤溪道中》由清代诗人陈步墀所作,描绘了汤溪道中的壮丽景色和历史遗迹。
诗中首先描述了旅途的艰辛与漫长,从城中出发,步行三十里,到达温泉之地。这里提到的“生烟”与“温泉”,暗示了此地的地热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独特。接着,“记曾图说火山来”一句,以历史的视角,将火山活动与温泉的形成联系起来,展现了自然界的神奇力量。
“此山有火能煎水”则进一步强调了温泉的独特之处,山中之火能够煮沸泉水,这一景象既神秘又壮观。随后,诗人转向对道路的描写,“客路奇观,澄川远致”,道路两旁是清澈的河流,远处的景致令人向往,展现了旅途中的美丽风光。
“长桥空际云龙起”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将长桥比作空中腾起的云龙,形象地描绘了桥梁的雄伟与壮观。最后,“问谁鞭石与人行,百年坦道功劳伟”表达了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辛勤的赞美,他们开山辟路,留下了一条百年不衰的平坦大道,功绩卓著。
整首词通过对汤溪道中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美景的赞叹以及对先辈劳作精神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