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始平公贻一二宾僚

儒冠蔼蔼从平津,东阁由来盛众宾。

终始何尝忘教育,高卑曾不间疏亲。

共陪樽俎无虚日,空喜溪山得主人。

白雪屡歌殊未和,自知羞愧后车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儒学之士在平津(可能指的是古代的某个地方或是虚构的地名)行走的情景,表现了他与众宾客共同参与盛大聚会的场面。诗中的“终始何尝忘教育”表明这位士人对于教育和培养人才的重视,他不论身份高低都能给予关注和指导。诗中还提到“共陪樽俎无虚日”,说明他与宾客们每天都在一起饮酒、宴席,享受着自然山川之美,同时也感受到主人对他们的盛情款待。

然而,在最后两句“白雪屡歌殊未和,自知羞愧后车尘”中,诗人似乎表达了一种自卑之情。他提到自己虽然多次吟咏《白雪》这样的诗篇,却始终达不到和谐的境界,从而感到羞愧。"后车尘"则是对自己的位置和成就的一种隐喻,暗示自己还在追赶前人的脚步中,未能达到理想中的高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聚会、教育、山川美景等元素,以及诗人内心的自省与反思,展现了一个深具儒家思想和修养的士大夫形象。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和昌言官舍十题(其七)水红

梦想水乡游,阶庭植笼古。

宛如江外行,高帆落寒浦。

烟枝静疏秀,风穗闲低举。

于今看未好,漠漠宜秋雨。

形式: 古风

和昌言官舍十题(其九)兰

贤者非无心,园夫自临课。

蓻植日繁滋,芬芳时入座。

青葱春茹擢,皎洁秋英堕。

正苦郢中人,逸唱高难和。

形式: 古风

和昌言官舍十题(其八)甘菊

野菊细琐物,篱间私自全。

徒因气味殊,不为庖人捐。

采升白玉堂,荐以黄金盘。

愿若南阳守,永扶君子年。

形式: 古风

和昌言官舍十题(其三)石兰

楚人歌紫兰,华禁无传久。

循名意兹是,谁得明真否。

天怜菊性孤,秀发秋风后。

固令芳物生,聊作黄花友。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