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赵圣源请赋云壑诗会余东去西来匆匆不暇今追寄之

王孙我辈人,著身一云壑。

五斗炊官仓,糟丘初不恶。

天公亦好奇,与著寻山屩。

大笑杜陵翁,不嗔驴失脚。

一来看都梁,几见胡雁泊。

我昔边头归,淮南秋水落。

白鱼能许肥,宿昔鲙叶薄。

枨香已思侬,吴齑真可作。

谁言会面初,晤语如有昨。

丹青可尽年,此事要商略。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翻译

我们这些公子哥儿,寄身于山水之间。
即使只拿五斗米为官,也能享受官仓的美酒,起初并不觉得差。
上天也对我们好奇,赐予我们游山玩水的兴致。
嘲笑杜陵老翁,他不怪驴子偶尔失足。
来这里都梁,多次见到北雁栖息。
我从前在边疆归来,那时淮南秋水退去。
那时的白鱼肥美无比,过去的宴会上薄切的鱼片令人回味。
枨香让我想起往昔,吴地的腌菜真是绝配。
谁能说初次相见,交谈起来却如旧识一般。
虽然岁月流转,但友情长存,此事值得详谈。

注释

王孙:贵族公子。
著身:寄身、置身。
云壑:高山深谷。
五斗炊官仓:形容微薄的俸禄。
糟丘:堆积如山的酒糟。
寻山屩:登山的草鞋。
杜陵翁:指杜甫,以其居所杜陵而得名。
胡雁:北方的大雁。
边头:边境地区。
淮南:古代地区名,今江苏、安徽一带。
白鱼:指淡水鱼。
枨香:指某种香味。
吴齑:吴地的腌菜。
会面:初次见面。
丹青:绘画,这里指岁月。
商略:商量、筹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聚会场景,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开篇“王孙我辈人,著身一云壑”两句,通过王孙的豪迈生活和云壑的高洁形象,展示了诗人追求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理想状态。

接着,“五斗炊官仓,糟丘初不恶”表达了对丰收景象的喜悦,而“天公亦好奇,與著寻山屩”则透露出诗人与神灵相通,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大笑杜陵翁,不嗔驴失脚”一句,通过对古代贤者杜如晦的赞誉,以及对待驴子失蹄之事的豁达态度,显示出诗人宽厚的人格特质。

接下来的几行,“一来看都梁,几见胡雁泊。我昔边头归,淮南秋水落”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如山川、雁群、秋水等,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他对大自然的深厚感情。

“白鱼能许肥,宿昔鲙叶薄。枨香已思侬,吴齑真可作”几句,则是对物质生活的享受以及对故人思念之情的抒发,这些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流露。

最后,“谁言会面初,晤语如有昨。丹青可尽年,此事要商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长存、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规划,这些都是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的个性和他与自然、社会及内心世界之间的关系。

收录诗词(351)

吴则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 籍贯:今湖北阳新)

相关古诗词

夷白

夷白诸法只么会,不作奇奇并怪怪。

人来施与僧伽禅,事到付之弥勒袋。

形式: 七言绝句

戏作简朱天球

江头雪花一尺围,不妨屋角梅垂垂。

江头三日浪簸船,不妨老子被底眠。

权奇突兀众所嗔,大是个中英特人。

何曾论渠破与堕,馀生且办担板过。

嗟我星星复种种,四十八年环堵梦。

君看后省粱肉盘,只似荜门葵苋供。

莫云侬诗太愁绝,半世全凭毛颖脱。

熟处难忘却自嫌,面目堪憎为饶舌。

腐儒诸方饱行脚,习气偶存言语缚。

独忧汤饼唤睡魔,背贴蒲团鼻雷恶。

拈时勿著文字相,肯对痴儿誇伎俩。

屈宋真眼向前会,阿球端知有此事。

形式: 古风

戏简狄周臣

帘捲秋风烛影红,少年公子倒金钟。

艳歌声入流云去,肯问西邻有病翁。

形式: 七言绝句

有怀介然偶作因记之

介然平生三只袜,意行跛跛复挈挈。

上堂懒把椎拂拿,却过淮来伴僧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