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林熙春所作的《午日送九虚丈还朝》以端午节为背景,描绘了韩江竞渡的热闹场景与岭南月色的静谧之美,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归朝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国家民生的深切关怀。
首联“韩江竞渡沸天涯,岭月偏随使者槎”描绘了端午节韩江上龙舟竞渡的壮观场面,江水沸腾,月光如银,随行的使者仿佛在月色中穿行,营造出一种热烈而又神秘的节日氛围。
颔联“云白犹然依子舍,离黄自是护皇华”运用拟人的手法,将白云和黄莺赋予情感,白云依然依恋着友人的居所,黄莺则守护着归朝的使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朝的深切祝福与不舍之情。
颈联“樽前词客思摛草,海上羁臣懒种瓜”转而描写宴会上文人雅士的思绪与海上漂泊者的孤独。樽前的文人们思考着如何挥毫泼墨,抒发心中的情感;而远离家乡的官员则懒于劳作,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尾联“民力艰虞今转剧,可无献纳起桑麻”则转向对国家民生的忧虑。在当前民力艰难的情况下,诗人呼吁人们要积极贡献,帮助国家恢复农业生产,以期改善民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端午节的庆祝活动、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友人、国家和民生的关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