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乍雨乍晴

为怕日光争欲雨,雨过日偏明。半栏斜照忽雷声。

晴雨总无凭。却似萧郎多薄幸,归去又还行。

薄幸从天教得成。天也忒无情。

形式: 词牌: 武陵春

鉴赏

这首《武陵春·乍雨乍晴》由清代词人黄永所作,巧妙地描绘了天气变化莫测的情景,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独特感悟。

“为怕日光争欲雨”,开篇即以拟人化的手法,将雨与日光赋予了情感,形象地描绘了雨与阳光在天空中的微妙竞争,仿佛它们都在争夺着天空的主导权。这种生动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天气的变幻,更蕴含了作者对自然界微妙平衡的深刻理解。

“雨过日偏明”则转折描绘了雨后的景象,雨过天晴,阳光重新照亮大地,但并非完全明亮,而是带有一种淡淡的余晖,这种微妙的变化,既是对自然现象的精准捕捉,也是对生活哲理的隐喻。

“半栏斜照忽雷声”,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动态感,雷声的突然响起打破了宁静的氛围,而“半栏斜照”则暗示了雷声之前可能还有一丝微弱的光线,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戏剧性,也寓意着生活中突如其来的变故与希望并存的主题。

“晴雨总无凭”,总结了天气变化的不可预测性,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人类面对自然时的渺小与无力感。

“却似萧郎多薄幸,归去又还行”,这里运用了典故,将自然界的天气变化类比为人情世故中的薄幸,暗示了人生中情感的反复无常,如同天气一般难以捉摸。同时,“归去又还行”则表达了对命运流转的无奈接受,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期待。

“薄幸从天教得成。天也忒无情。”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感慨,认为即使是薄幸的命运也是上天安排的结果,而上天似乎对此毫不在意,这种对命运的质疑和对自然法则的反思,体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比喻,不仅展现了自然现象的美丽与复杂,也触及了人性的脆弱与坚强,以及对命运的思考与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29)

黄永(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花子.夏词

独上帘钩看月明。闲停小扇白罗轻。

习习春风吹不断,翠荷擎。

避暖长抛金鸭火,卸妆惊溜玉钗声。

早是侍儿能解意,展桃笙。

形式: 词牌: 山花子

柳梢青.郭石公示古瓢居叶韵新诗集句

曾记瓢仙。飞觞相属,泼墨联篇。

岂是袁妖,偶然贺鬼,忽尔摩禅。而今佳话频传。

淋漓向、乌丝画笺。选韵撩人,吟诗过日,集句销闲。

形式: 词牌: 柳梢青

西江月.磁州道中望雪

浮白随天上下,晴光与日戈矛。

铺开白玉衬神州,放出骅骝驰骤。

鹭影飞来若失,鹤群归去疑留。江村一寸望中浮。

潦倒恕先时候。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醉花阴.薄寒

西风侧侧轻寒度。细雨连晨暮。

试去倚阑看,花底垂垂,留作黄昏露。

自携一卷当窗坐。燕掠花梢过。

屧响是何人,小婢擎来,半臂须添个。

形式: 词牌: 醉花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