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逃歌

承乐世,董逃;游四郭,董逃。蒙天恩,董逃;

带金紫,董逃。行谢恩,董逃;整车骑,董逃。

垂欲发,董逃;与中辞,董逃。出西门,董逃;

瞻宫殿,董逃。望京城,董逃;日夜绝,董逃。

心摧伤,董逃。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翻译

趁着太平乐世,董逃;
多多游游四郊,董逃。
承蒙皇天恩宠,董逃;
金印紫绶戴牢,董逃。
一边拜谢恩德,董逃;
整顿车马上道,董逃。
刚刚准备出发,董逃;
又回宫中辞行,董逃。
车马走出西门,董逃;
不停瞻望皇宫,董逃。
远远眺望京城,董逃;
日夜所剩无几,董逃,
无比伤悲心碎,董逃。

注释

承世乐:承受一世的快乐,指董卓尽情享乐。
董逃:原是乐曲中的衬音,故每唱一句,必唱一句“董逃”或“董桃”,最初并无实义。
后出董卓,民众憎恶,无实义的“董桃”,便暗喻“董卓必败而逃”。
游四郭:指董卓在京都洛阳城里城外游玩。
郭,外城。
蒙天恩:承蒙天子的厚恩。
带金紫:指董卓穿着金蟒紫袍(皇帝的服装)。
以上四句写董卓显赫一时,纵情享乐。
行谢恩:即将辞去天子的厚恩,指董卓遭到关东诸侯的声讨而焚烧洛阳准备逃往长安。
整车骑:整治车驾。
垂欲发:即将出发。
指从洛阳出发逃往长安。
垂,即将。
与中辞:与城内辞别。
中,指洛阳城内。
出西门:指往西面逃跑(长安在洛阳之西)。
瞻宫殿:指回顾朝廷的宫殿。
京城:指京都洛阳。
绝:指食物断绝。
心摧伤:心肝被摧折一样伤心、难受。

鉴赏

这首《董逃歌》以“董逃”为线索,描绘了一位身份显赫者在享受荣华富贵的同时,内心却充满了对权力、地位和生命的无常感。通过一系列的动词如“承”、“游”、“蒙”、“带”、“行”、“垂”、“与”、“出”、“瞻”、“望”、“日夜绝”、“心摧伤”,诗人细腻地刻画了主人公从享受至高无上的权力到最终面对生命不可避免的终结时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董逃”一词,既是一种拟声词,模拟了主人公在特定情境下内心的呼喊或叹息,也象征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整首诗通过不断的重复和变化,营造了一种循环往复、难以逃脱的命运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深刻体悟。

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悲剧色彩,以及对权力、地位背后人性脆弱面的深刻揭示。这种对生命本质的探索,超越了具体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成为了一种普遍的人类情感体验,具有永恒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974)

无名氏(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交阯合浦民为贾琮歌

贾父来晚,使我先反。今见清平,吏不敢饭。

形式: 四言诗 押[阮]韵

皇甫嵩歌

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

赖得皇甫兮复安居。

形式: 古风

洛阳人为祝良歌

天久不雨,烝民失所。天王自出,祝令特苦。

精符感应,滂沱而下。

形式: 四言诗

巴人歌陈纪山

筑室载直梁,国人以贞真。

邪娱不扬目,狂行不动身。

奸轨僻乎远,理义协乎民。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