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哲宗怒常立,时宰骂林自。
这首诗描绘了宋哲宗时期的政治氛围,通过两个具体的人物形象来展现。"哲宗怒常立"暗示哲宗皇帝常常因愤怒而站立不安,可能是因为朝廷内部的矛盾或政务不顺。"时宰骂林自"则描绘当时的宰相(时宰)对某人(林自)出言不逊,可能是在激烈的争论中情绪失控。整体来看,这句诗反映了当时官场的紧张和冲突,以及权力斗争中的尖锐对立。陈瓘以简洁的语言,刻画出了那个时代的政治生态。
不详
宋元丰二年(1079年)探花,授官湖州掌书记。历任礼部贡院检点官、越州、温州通判、左司谏等职。为人谦和,不争财物,闲居矜庄自持,不苟言谈,通《易经于书法,造诣亦颇深。真迹传世唯《仲冬严寒帖》。李纲曰:“了翁书法,不循古人格辙,自有一种风味。观其书,可以知气节之劲也。”邓肃曰:“开卷凛然,铜筋铁骨,洗空千古,侧眉之态,盖鲁公之后一人而已。”明陶宗仪曰:“精劲萧散,有《兰亭》典型”。由是观之,其书法出神入化,可谓高妙矣
岁久漫传龙变化,潭深谁睹剑锋铓。
黑石巴山砚,鱼鳞蜀客笺。
拶破黄龙第四关,世人犹问生缘法。
静坐一川微雨,未辨雷音起处。
夜深风作轻寒,清晓月明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