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樗杜之诗一首送大岁大彻二位上人归日本国樗杜之上人自号也

东海有樗木,托根扶桑边。

扶桑不汝弃,屈曲枝相连。

上拂火龙驭,下阴神鳌渊。

念彼拥肿物,岂无人所怜。

岁公见之喜,日夕相周旋。

手执天地炉,巢居在其颠。

朝持秘密咒,夜坐清净禅。

我欲从子去,一笑三千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成廷圭的《赋樗杜之诗一首送大岁大彻二位上人归日本国》以樗木为引,表达了对两位上人归国的祝福和对他们修行生活的赞赏。诗中,东海的樗木象征着两位上人的坚韧与不凡,扎根在扶桑边,寓意他们扎根异国却心向佛法。扶桑不弃,枝叶相连,象征着他们的信仰坚定不移,彼此之间的深厚情谊。

上文描述了上人们修行的环境,火龙驾驭和神鳌渊边,显示其修行之地非凡,而拥肿的樗木则暗示他们的特立独行。岁公的喜悦和日夜相伴,体现了人们对他们的敬仰和支持。上人们在天地炉顶修行,早晚诵经禅定,生活充满了神秘与庄重。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跟随他们一同体验这种超脱尘世的修行生活,哪怕只是片刻,也能感受到千年的智慧与欢乐。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展现了对僧侣生活的敬仰和向往。

收录诗词(542)

成廷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 字:原常
  • 籍贯:元芜城

相关古诗词

上丞相多尔济国王

太祖开中国,元臣起朔方。

八荒归版籍,千载际明良。

奕世兼茅土,闻孙列庙堂。

白麻新命相,紫诰旧封王。

镂玉为符契,镕金作印章。

既徵扶社稷,仍赉理阴阳。

辽海风尘静,梁园草木芳。

精忠存北阙,化泽被南荒。

翠织龙衣密,黄封蜜酒香。

三吴歌盛美,百辟仰辉光。

士已歌麟趾,人争睹凤凰。

小儒狂斐在,有颂继甘棠。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瑞麟图至正己丑夏五月麟出泰兴县张村村民箠死之县尹冯君写为图请以赋之

麟也嗟如此,天乎涕独零。

江间消间气,天上失机星。

异瑞遵三代,嘉祥冠四灵。

拳挛宛马足,彷佛野麇形。

高冢云犹白,空林草自青。

无由歌一角,宜尔寿千龄。

同本时方验,归和世未听。

东川唐故事,西狩鲁遗经。

谩托犁牛子,虚期紫凤翎。

美兹贤令尹,见此古仪形。

画拟功臣阁,书归太史铭。

观风有使者,还与上明廷。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题刘孝子传后泰州海陵县刘子彬性孝友与诸弟隐居读书耕以为养曲尽其道亲丧茔葬有异色蛇见又产连理木人以为孝感状元陈祖仁记其事司业江存礼因作刘孝子传为题其后

好在刘真士,家居海上村。

义风今益振,德望老逾尊。

谯国读书裔,吴陵孝友门。

白头共子职,粉骨恋亲恩。

养志兼甘旨,承欢适凊温。

难兄复难弟,贤子更贤孙。

联綵香凝席,鸣埙酒满樽。

秋田分黍稷,晓栅散鸡豚。

忽抱终天恨,同招九地魂。

苫茨忘夜寝,饘粥废朝飧。

手泽疑如在,音容俨若存。

断云丹旐远,良夜漆灯昏。

畚锸随佣作,衣裳积泪痕。

异蛇成五色,嘉树托孤根。

活水流芳泽,新茔启庆源。

已终丧次礼,犹奉梦中言。

善行能相感,乡评未易论。

名应动冠冕,心不愧乾坤。

芝草秋犹盛,荆花晚更繁。

门闾待旌表,会见薄夫敦。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奉题李秋谷平章存日寄其叔父李同知安书后兼叙其实

秋谷文章在,清风四十年。

先朝真宰相,平地旧神仙。

逸气云霄上,荣光雨露边。

印章封一品,楮币赐三千。

忧国惟心切,匡时见节全。

回咨还内藏,知足契皇天。

忆自攀龙去,曾如抱虎眠。

过家期上冢,谢病请归田。

季父何时会,安书远道传。

喜看亲族贵,仍愿弟兄贤。

妙画何森若,真情亦霭然。

封缄题日月,光彩照山川。

未数甘棠笏,宜书汗竹编。

子孙须宝秘,什袭永绵绵。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