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香岩和尚为僧寂庵作(其一)

来来去去非真幻,此理人间本妙哉。

公是寂庵吾敢问,师今何去昔何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探讨了生命与存在的本质,以及时间流转中的不变与变化。诗人通过“来来去去非真幻”,表达了对世间现象无常变化的深刻洞察,指出这种变化并非真实的存在,而是宇宙间一种微妙而自然的规律。接着,“此理人间本妙哉”一句,强调了这一道理在人间的奇妙与普遍性,让人感受到宇宙真理的深远意义。

“公是寂庵吾敢问,师今何去昔何来。”这两句则转向对特定人物——香岩和尚的思考,以“寂庵”作为问话的对象,提出关于生命旅程中“去”与“来”的疑问。这里不仅涉及个人的生命历程,更触及到更广泛的生命哲学议题,即个体如何在时间的长河中定位自我,以及生命的意义在于何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对生命、时间、存在本质的探索,以及对宇宙真理的追求与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人生哲学的独到见解和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1075)

庄昶(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香岩和尚为僧寂庵作(其二)

钟声谁打定中魂,那有三才别立根。

我正问公公已死,岂胜哀泪洒乾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挽香岩和尚为僧寂庵作(其三)

死却香岩未可谈,个中何者不香岩。

静无动有吾何说,试著西庵老寂参。

形式: 七言绝句

赠星命者和东白先生

人间几许卧谁龙,谈命谈星半醉中。

且莫相逢开口易,老夫富贵是苓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梅花(其一)

元自贞来妙亦深,梅花何处见天心。

凭谁说与尧夫老,莫向乾坤子半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