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崔汝弼

忽对苍髯叟,谁吟老柳枝。

岂无解印日,兼是省官时。

子实安于命,吾何戏以诗。

如能少施设,亦可慰余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答崔汝弼》由宋代诗人徐积所作,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句“忽对苍髯叟”,描绘了诗人突然面对一位长须老人的情景,这里的“苍髯叟”不仅指出了老人的外貌特征,也暗示了其饱经风霜的人生阅历。接着,“谁吟老柳枝”则引出了一段关于老人吟诵柳枝的场景,柳枝在这里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同时也寓意着老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岂无解印日,兼是省官时”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老人过去官场生涯的感慨。解印日意味着卸下官职,省官时则是指在官场中为官的日子。这两句话既是对老人过往经历的肯定,也是对其淡泊名利、从容处世态度的赞美。

“子实安于命,吾何戏以诗”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与老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诗人认为,老人能够安于命运的安排,这是一种难得的智慧和境界,而自己则以诗歌来表达对这种生活的理解和敬意。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朋友的真挚情感。

最后,“如能少施设,亦可慰余思”表达了诗人希望老人能够过上更加轻松自在的生活的愿望,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与友人对话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是宋诗中的一篇佳作。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答魏老(其一)

满面春风醉落晖,满头红艳带花归。

醉眠自有风流格,不是无人为解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答魏老(其二)

一片山中云自飞,葛巾有酒琴无徽。

陶公自是秋风客,不见黄花未肯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答杨存中

出郭人来又换诗,七香官酒杏花枝。

我诗却恐春风惜,莫使春风度度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谢张先生出示铁笛

南阳张老本仙才,铁笛其形亦怪哉。

辄莫片时吹便已,凤凰非独待箫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