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凤阳晚春》由明代诗人贝琼所作,描绘了一幅晚春时节凤阳地区的生动画面。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交融,以及时光流转中的感慨。
首联“愁闻杜宇还催客,老向钟离又过春”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杜宇,即杜鹃鸟,其啼声凄厉,常被古人用来表达离愁别绪。诗人听到杜鹃的叫声,不禁勾起了对远方客人的思念,同时也感叹自己年岁已高,又是一年春去秋来。这一联通过自然界的物象,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岁月无情的感慨。
颔联“洞隔水帘迷绝境,山名云母忆仙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想象着被水帘遮掩的神秘洞穴,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之中,而山名云母则让人联想到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居住之地。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更寄托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颈联“牛羊自放空村晚,燕雀交飞甲第新”则将视角转向了人间烟火。晚霞映照下的乡村,牛羊悠闲地在田野间漫步,呈现出一派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城市中高楼大厦林立,富贵人家的新宅显得格外显眼。这一联通过乡村与城市的对比,反映了社会阶层的差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和平凡之美的向往。
尾联“载酒看花同一适,百年胡蝶梦中身”总结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无论是欣赏美景还是享受繁华,最终都只是人生旅途中的片刻停留。诗人以“百年胡蝶梦中身”自喻,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短暂如梦,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社会现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沉思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