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立之蜡梅二首(其一)

茅檐竹坞两幽奇,岸帻寻花醉亦知。

崖蜜已成蜂去尽,夜寒惟有露房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竹林茅屋景色幽深,我随意漫步寻找花朵,即使微醺也陶醉其中。
崖上的蜂蜜已被蜜蜂采完,夜晚寒冷,只有蜂巢挂满露珠。

注释

茅檐:简陋的茅草屋顶。
竹坞:竹林丛中的小屋。
幽奇:幽静而奇特的景象。
岸帻:摘下头巾,表示随意或休闲。
寻花:寻找花朵。
醉亦知:即使喝醉了也知道欣赏美景。
崖蜜:悬崖上的蜂蜜。
尽:全部采完。
夜寒:夜晚的寒冷。
露房:蜂巢。
垂:悬挂。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生机与自然情趣的诗句,描绘了一位诗人在春天的田野间漫步赏花的情景。"茅檐竹坞两幽奇"中的“茅檐”指的是野草丛生的岸边,而“竹坞”则是竹林中的一片隐蔽之地。这里所表达的是诗人在自然中寻找那份隐逸与和谐的意境,两个词汇并用,既形象地描绘了景物,也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趣。

"岸帻寻花醉亦知"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与举动。“岸帻”即岸边的草木之类,而“寻花醉”则是说诗人在赏花时沉醉于其中,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一切美好。这里的“亦知”暗示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领悟和感悟。

接下来的"崖蜜已成蜂去尽"描绘的是春天景象,其中“崖蜜”指的是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野花,而“蜂去尽”则是说花朵已经被蜜蜂采集殆尽,表现了一种自然界中生命循环的美丽画面。

最后"夜寒惟有露房垂"则描绘了夜晚的情景。“夜寒”表达的是清晨或深夜的凉意,“惟有露房垂”则形象地描述了露水凝结在叶尖、枝头上的情状,通过“垂”字传递出一种静谧与纯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其细腻生动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春日田园风光图,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命之美的感悟。

收录诗词(180)

晁冲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不详。早年字用道。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 字:叔用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
  • 生卒年:1094~1097

相关古诗词

和四兄清泉香饼子

清绝端因柏子香,风流特可付文房。

如何石火须臾顷,得尽人间一日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和集津兄谢王立之红丝花

故园桃李秋摇落,扫地无花可恼公。

近说城南王子妓,亦持红拂剧西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怀人

青槐黼帐君来日,绿柳潮平我去时。

水国竟遮清曲里,家园无计锦帆吹。

轻篌弱月今谁度,长笛横秋止自知。

我爱羁怀如大阮,临风容易得相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朱子庄雨中相过

朱郎才气甚纵横,少年射策凌仪羽。

岂徒窈窕扶风姿,海内安危亦相许。

朝来顾我西郊前,咫尺蛟龙暗风两。

沉沉烟雾吹鸾辀,四野虚无更相聚。

君家意气何飞扬,顾盻不语流神光。

时时怅望更叹息,叹吾出处徒凄伤。

天下英雄数公等,我辈杳冥非寻常。

嵩阳剑气亦难取,中条事业皆渺茫。

即今见君岂可信,英思倜傥人莫当。

斯时高眺难为雄,水云寥落愁空濛。

鸳塘蓉幕皆寂寞,神扉开阖翔轻鸿。

苍苍幽梦坠深碧,朱郎起拔珊瑚钩。

风流已觉人所少,清新照耀谁能俦。

高山大水不可见,骚入杰士真我谋。

嗟哉朱郎何为乎,吾欲乘此云中鹄,与尔笑傲观五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