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安肃颜舅书再成哀词

安肃书来倍痛伤,痛伤穷苦盛时亡。

三千蝉蜕人何处,十载龙山梦一场。

我愧动心非孟子,谁能鼓缶学蒙庄。

夜台难寄登科信,泪滴春衫吊夕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宋朝杨杰所作的《得安肃颜舅书再成哀词》,情感深沉,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悼与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首联“安肃书来倍痛伤,痛伤穷苦盛时亡”,开篇即点明收到亲人去世的消息,引发强烈的悲痛之情。这里的“安肃”可能是地名或指某位与诗人关系密切的人物,“盛时亡”则暗示了亲人去世时正值人生巅峰或事业鼎盛之时,更增添了诗人的哀伤。

颔联“三千蝉蜕人何处,十载龙山梦一场”,通过“蝉蜕”这一自然现象的比喻,象征着生命的消逝,而“龙山”则可能寓指某种理想之地或回忆中的美好时光。这两句诗描绘了亲人离世后,往日的美好时光仿佛化为泡影,令人追忆不已。

颈联“我愧动心非孟子,谁能鼓缶学蒙庄”,这里引用了孟子和庄子的典故。孟子以仁义著称,而庄子则以超脱生死、追求精神自由闻名。诗人自谦自己未能像孟子那样坚守道德,也难以像庄子那样超然物外,表达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尾联“夜台难寄登科信,泪滴春衫吊夕阳”,“夜台”是古代对墓穴的称呼,这里指亲人已入土为安。诗人无法将登科的喜讯寄给已逝的亲人,只能在夕阳下默默流泪,寄托哀思。这句诗既是对逝者的怀念,也是对自己过往成就的一种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和典故,深刻地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悼之情,以及生者面对死亡时的复杂心理状态。

收录诗词(237)

杨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天章俞待制挽诗三首(其一)

材与时相会,声华孰可攀。

东堂升秘籍,内阁叙清班。

馀庆千年远,浮生一梦还。

故乡闻讣日,云黯四明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天章俞待制挽诗三首(其二)

熙宁治百川,献议辟民田。

平昔不毛地,于今大有年。

至忠期报国,上策在安边。

士论追贤业,临风一泫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天章俞待制挽诗三首(其三)

节制当方面,恩威号令明。

黠羌知效顺,叛俗乞归耕。

一夕流星陨,中年逝水倾。

祠堂严岁享,耆旧致精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庐山五笑.远师

我笑东林寺,孤高远法师。

种莲招社客,平地凿成池。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