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朝杨杰所作的《得安肃颜舅书再成哀词》,情感深沉,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悼与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首联“安肃书来倍痛伤,痛伤穷苦盛时亡”,开篇即点明收到亲人去世的消息,引发强烈的悲痛之情。这里的“安肃”可能是地名或指某位与诗人关系密切的人物,“盛时亡”则暗示了亲人去世时正值人生巅峰或事业鼎盛之时,更增添了诗人的哀伤。
颔联“三千蝉蜕人何处,十载龙山梦一场”,通过“蝉蜕”这一自然现象的比喻,象征着生命的消逝,而“龙山”则可能寓指某种理想之地或回忆中的美好时光。这两句诗描绘了亲人离世后,往日的美好时光仿佛化为泡影,令人追忆不已。
颈联“我愧动心非孟子,谁能鼓缶学蒙庄”,这里引用了孟子和庄子的典故。孟子以仁义著称,而庄子则以超脱生死、追求精神自由闻名。诗人自谦自己未能像孟子那样坚守道德,也难以像庄子那样超然物外,表达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尾联“夜台难寄登科信,泪滴春衫吊夕阳”,“夜台”是古代对墓穴的称呼,这里指亲人已入土为安。诗人无法将登科的喜讯寄给已逝的亲人,只能在夕阳下默默流泪,寄托哀思。这句诗既是对逝者的怀念,也是对自己过往成就的一种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和典故,深刻地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悼之情,以及生者面对死亡时的复杂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