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风诗

袅袅秋声,习习春吹。鸣兹玉树,涣此铜池。

罗帏自举,襟袖乃披。惭非楚侍,滥赋雄雌。

形式: 四言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咏风诗》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刘孝绰所作,通过对“秋声”与“春吹”的描绘,展现了风的多样性和其对自然界的微妙影响。

首先,“袅袅秋声,习习春吹”,这两句以“袅袅”和“习习”形容秋风和春风的不同特点。秋风轻柔而略带凉意,仿佛是细语低吟;春风则温和而充满生机,如同轻拂的呢喃。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巧妙地捕捉了季节变换中风的特质。

接着,“鸣兹玉树,涣此铜池”,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风比作在玉树上鸣响的清音,在铜池中散开的波纹。玉树象征着高洁与雅致,铜池则代表了稳重与秩序。风与自然景物的结合,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寓意了风的柔和与和谐。

“罗帏自举,襟袖乃披”,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风的动态效果。罗帏(轻薄的帘幕)被风吹起,衣襟和袖子也随之飘动。这种生动的场景,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风的存在,体验到风带来的轻盈与自由。

最后,“惭非楚侍,滥赋雄雌”,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谦逊态度以及对风的赞美。诗人自认并非楚王身边的侍臣,却因赋诗而沾染了风的豪情与细腻,这既是对风的颂扬,也是对自己创作的一种自信。

整体而言,这首《咏风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描绘了风的多姿多彩,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65)

刘孝绰(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本名冉,小字阿士。七岁能文,年十四,代父起草诏诰。梁武帝天监初,起家著作佐郎。后迁尚书水部郎。作诗得武帝嗟赏。累擢秘书丞,廷尉卿。被到洽所劾,免官。位终秘书监

  • 字:孝绰
  • 号:“神童”
  • 籍贯:南朝梁彭城
  • 生卒年:481—539

相关古诗词

侍宴诗

清宴延多士,鸿渐滥微薄。

临炎出蕙楼,望辰跻菌阁。

上征切云汉,俛眺周京洛。

城寺郁参差,街衢纷漠漠。

禁林寒气晚,方秋未摇落。

皇心重发志,赋诗追并作。

自昔承天宠,于兹被人爵。

选言非绮绡,何以俪金雘。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侍宴诗

兹堂乃峭峤,伏槛临曲池。

树中望流水,竹里见攒枝。

栏高景难蔽,岫隐云易垂。

邂逅逢休幸,朱跸曳青规。

丘山不可答,葵藿空自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诗

薰祓三阳暮,濯禊元巳初。

皇心眷乐饮,帐殿临春渠。

豫游高夏谚,凯乐盛周居。

复以焚林日,丰茸花树舒。

羽觞环阶转,清澜傍席疏。

妍歌已嘹亮,妙舞复纡馀。

九成变丝竹,百戏起龙鱼。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三日侍安成王曲水宴诗

汇泽良孔殷,分区屏中县。

蹑跨兼流采,襟喉迩封甸。

吾王奄丰毕,析圭承羽传。

不资鲁俗移,何待齐风变。

东山富游士,北土无遗彦。

一言白璧轻,片善黄金贱。

馀辰属上巳,清祓追前谚。

持此阳濑游,复展城隅宴。

芳洲亘千里,远近风光扇。

方欢厚德重,谁言簿游倦。

形式: 古风 押[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