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张掞的《冬斋积雨感怀》描绘了冬日积雨之后的清冷景象和个人孤寂的心境。首句“积雨冬已深,寒云晚犹密”写出了连绵冬雨的漫长和傍晚时分云层的厚重,渲染出一种阴冷而沉闷的氛围。接着,“空斋泬无人,何以遣愁寂”表达了诗人在空荡的斋室中,无从排遣内心孤独与愁绪。
“轻风渡长林,落叶满苔石”通过轻风穿过树林,落叶堆积在苔藓石头上,进一步强化了寂静和萧瑟的意象,诗人借此寓言自己的漂泊之感。“因乖常宴友,自惊久游客”两句,诗人感叹由于环境的变迁,不能像往常一样与朋友相聚,自己仿佛成了长久的旅人,流露出对友情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感慨。
最后两句“僮子颇情亲,劝我加餐食。醪至不辞斟,柴扉掩初夕”,则转向日常生活的细节,童子的亲近和关心让诗人感到一丝温暖,即使面对粗茶淡饭,也能借酒消愁,直至夜幕降临,柴门关闭。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身处困境中的孤独与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