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室内交珍宝,方悔初颠倒。
白日上云霄,帝里风光好。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转变和醒悟的情境。"室内交珍宝"可能象征着先前对物质财富或世俗追求的沉迷,而"初颠倒"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行为的反思和懊悔。"白日上云霄"象征着时间流逝,也可能暗指诗人意识到人生短暂,应及时醒悟。最后一句"帝里风光好"暗示了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和对美好境界的向往,即在觉悟后,诗人感受到心灵世界的高尚与壮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物质与精神,表达了从世俗迷惑到内心觉醒的心路历程,体现了佛教中放下执着、追求解脱的主题。
不详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小法勿贪婪,无二亦无三。
唯此一事实,何用广言谈。
门前废草庵,平常不离方。
失却庵中主,犹是雅郎当。
青山藏不得,走杀参禅客。
拶破洛浦珠,面前光烜赫。
心传静夜钟,意在九霄中。
伫听钟声响,为人万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