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赵太守雨三

缑山山上鹤发翁,丹颜玉指握芙蓉。

霞光掩映五色珠,八方分照无遗踪。

至人出入三世境,冰环圆转看无穷。

夏口松间和璞瓮,永禅师德清光共。

不识银河蛰一龙,但看碧树翔双凤。

文藻飞扬蜀大苏,谪仙天上事非诬。

宝公自识麒麟种,孝穆当年智力孤。

韶阳郡守赵使君,中州正气摩青云。

琼浆润泽冰雪操,治绩不特敷清芬。

前身便是吉祥士,连联百岁隔纱纹。

修成仁爱笔花发,千尺松根恣茂达。

濯锦池边月影圆,黄河岸里波声阔。

华藏门开帝网正,琉璃塔上悬明镜。

弦歌既彻九成台,霜威先起蟠桃岭。

龟章力大佛印小,应身大士如飞鸟。

神明披朗器高浚,秘用其权通窈窅。

初揖使若花树旁,恰如按指河岳光。

喻法青莲当昼静,驱风白石声琅琅。

品花觅草时相过,不须清磬烦嚣堕。

陆亘石头用一呼,长庆蒲团经七破。

琴鹤俨然清献公,作诗我与华严同。

祝君一语为君寿,自然坚固昆吾铜。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寿赵太守雨三》由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以赞美赵太守的品德与政绩为主题。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与象征手法,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赵太守的高尚人格与卓越才能。

诗开篇即以“缑山山上鹤发翁”起兴,将赵太守比作仙翁,暗示其超凡脱俗的气质。接着“丹颜玉指握芙蓉”一句,以丹颜玉指形容赵太守的容颜与气质,握芙蓉则寓意其品德高洁,如同手中的芙蓉花一般纯洁无瑕。

“霞光掩映五色珠,八方分照无遗踪”两句,以霞光与五色珠象征赵太守的光辉成就与影响力,无论在何处都能留下深刻的印记,展现出其深远的影响与广泛的认可。

“至人出入三世境,冰环圆转看无穷”进一步赞扬赵太守的智慧与境界,仿佛能穿梭于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其思想与行动如同冰环般圆融而深邃,无穷无尽。

接下来,“夏口松间和璞瓮,永禅师德清光共”两句,通过夏口松间的和璞瓮与永禅师的德行,隐喻赵太守与高僧的道德修养与智慧,共同照亮了心灵的光明之路。

“不识银河蛰一龙,但看碧树翔双凤”以银河中的蛰龙与碧树上的双凤,象征赵太守的非凡才能与卓越成就,如同龙腾凤舞,令人赞叹不已。

“文藻飞扬蜀大苏,谪仙天上事非诬”将赵太守比作蜀地的大文豪苏轼,以及天上的谪仙,强调其才华横溢,成就非凡,非同凡响。

“宝公自识麒麟种,孝穆当年智力孤”通过宝公与孝穆的典故,进一步赞美赵太守的智慧与独到眼光,如同识别出麒麟之种,独具慧眼。

“韶阳郡守赵使君,中州正气摩青云”直接点明赵太守的身份与地位,以其在韶阳的治理,展现了中州正气直冲云霄的景象,彰显其卓越的领导能力与高尚的道德品质。

“琼浆润泽冰雪操,治绩不特敷清芬”以琼浆与冰雪操的比喻,描绘赵太守的治理成果如同琼浆滋润,不仅带来清新的芬芳,更具有深远的影响。

“前身便是吉祥士,连联百岁隔纱纹”通过吉祥士的前身,预示赵太守长寿且充满吉祥,其影响与功德如同隔着纱纹的光芒,虽隐约却永恒存在。

“修成仁爱笔花发,千尺松根恣茂达”以仁爱之笔花与千尺松根的比喻,展现赵太守的仁爱之心与深远的影响,如同松根般坚韧不拔,枝繁叶茂。

“濯锦池边月影圆,黄河岸里波声阔”以濯锦池与黄河岸的景象,象征赵太守的治理成果如同月影般圆满,波声广阔,影响深远。

“华藏门开帝网正,琉璃塔上悬明镜”通过华藏门与琉璃塔的意象,强调赵太守的治理如同开启正道之门,其智慧如同明镜,照亮人心。

“弦歌既彻九成台,霜威先起蟠桃岭”以九成台与蟠桃岭的景象,象征赵太守的教化与治理如同音乐般悠扬,霜威先至,预示着丰收与繁荣。

“龟章力大佛印小,应身大士如飞鸟”以龟章与佛印的对比,以及应身大士的比喻,强调赵太守的智慧与力量,如同大士般自由飞翔,无所不能。

“神明披朗器高浚,秘用其权通窈窅”通过神明与秘用的描述,展现赵太守的智慧与策略,如同神明般洞察一切,运用权力通达深远。

“初揖使若花树旁,恰如按指河岳光”以初揖与花树旁的比喻,以及按指河岳光的景象,强调赵太守的谦逊与智慧,如同轻轻一按,便能照亮整个山脉。

“喻法青莲当昼静,驱风白石声琅琅”以青莲与白石的比喻,象征赵太守的法度与智慧,如同青莲在静谧中绽放,白石在风中发出清脆的声音。

“品花觅草时相过,不须清磬烦嚣堕”以品花觅草的比喻,强调赵太守的闲适与智慧,无需繁琐的仪式,就能品味生活的美好。

“陆亘石头用一呼,长庆蒲团经七破”通过陆亘与长庆的典故,以及石头与蒲团的比喻,展现赵太守的智慧与坚韧,如同石头被一呼即破,蒲团历经七次磨损仍保持坚韧。

“琴鹤俨然清献公,作诗我与华严同”以琴鹤与清献公的比喻,以及与华严的共同创作,强调赵太守的高洁与智慧,如同清献公般清廉,与华严一同创作诗歌。

“祝君一语为君寿,自然坚固昆吾铜”以祝寿的话语,表达对赵太守的祝福与敬意,如同坚固的昆吾铜,象征赵太守的长寿与坚不可摧。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象征手法,生动描绘了赵太守的高尚人格与卓越才能,表达了对其深深的敬仰与祝福。

收录诗词(1303)

释今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寿陆太守孝山

安期岩下丹砂井,清波静涵牂牁影。

牂牁万派自奔腾,群趋尽绕梅花岭。

百粤之山此岭雄,乔松千本常菁葱。

服灵琥珀出千载,夜光紫气参洪濛。

琅玕不羡朱明竹,玉骨那数浮丘公。

当湖互见清波起,敷渥此岭沾穹窿。

穗岐乐诵张君淑,神雀高飞黄次翁。

洁白之姿过冰雪,譬如梅花开腊月。

又如帝网悬天门,重重摄入皆欢悦。

冬日煦人成物我,春风拂地滋薇蕨。

布政十年心自閒,绀宫几处垂高樾。

我捧玉函金字经,每寻妙理恣玄说。

欢喜园中下璎珞,华严位里施钳钺。

使君一为应现身,两边运护如车轮。

霜刀鼎起荆山玉,巨照晃耀灵川神。

温然弘裕成虚引,美哉道重高缙绅。

挹君已饱灵和气,自然枯槁皆青春。

木樨香散岭头来,碧波深处无纤尘。

一句可能踰十劫,祝君此句高嶙峋。

形式: 古风

荔枝行送彭进士骏孙归海盐

岭南四月荔枝红,岭南五月荔枝熟。

村头镇日鸣高蝉,紫云片片出深绿。

此果众美难具陈,譬如上妙生天福。

苏陀长吸色如虹,夏日不愿游天中。

双环天女五铢纱,葳蕤璎珞逗红霞。

曾疑葛令骨飞去,窃之并上七金槎。

琉璃青碧拥月宫,扶疏不与桂枝同。

圆生香气三百里,不及冰团浮玉指。

维摩老大神力疲,白饭不取今来此。

东坡信亦谪仙人,忘情惟有鍊家紫。

羡门彭子骨如仙,姓字久已人间传。

初来即入罗浮下,宝水诗篇恣潇洒。

一见未揖笑语投,摩尼明透走金瓯。

清风百道衡门起,伫见文鸾参凤尾。

荔枝不食买归船,胸中只说莼羹美。

荔枝能益道心强,留君不住意偏长。

形式: 古风

合浦歌为强佑人寿

青婴池水清而丽,大珰老蚌潜千岁。

天涯亭畔岸不枯,珊瑚树上巢翡翠。

数百年间事亦奇,珠玉无知亦有知。

长官意大此珠少,月照珠池波渺渺。

淮夷之蠙独擅名,蓬苇参天铜柱小。

钦州竹马迎偏早,要芟还珠亭上草。

孟尝陶弼几时来,一探深渊誇至宝。

关西将军颇少年,分竹策马珠池边。

明透之性掩珠光,叱咤左右河海忙。

朝餐晚餐萱草根,辕门日静甑生尘。

池里珠还千万斛,将军碎之其如粥。

地小材大用不尽,閒时把笔娱心目。

笔端一落绝惊人,不是颜骨决柳筋。

立功归来绣佛前,綵衣五色斑襕鲜。

至性夙敦过颜闵,几回感我呼高天。

人生重节乃豪雄,看君坚固昆吾铜。

览揆为君说此篇,春风恰好吹华筵。

烧残银烛渡江来,月高与尔谈深禅。

形式: 古风

寿凌司李髭放

昆吾山铜风轮持,宝光灼烁来无时。

晦昧奔腾碧虚阔,沧溟渺小连天池。

澄渟念想须弥起,大劫小劫分远迩。

佛子灵根岂受薰,威光百道翔身云。

琉璃碗合金刚眼,一回朴破看高旻。

韶阳长者淩髭放,海内名声皆普闻。

昔年谒帝明光殿,毗卢印佩如轰电。

语言文字三昧门,天花洒落填笔砚。

暂持行愿游八极,还捧智珠归净域。

又见遗民山下来,已看硕果终难食。

丹霞山头路颇滑,独往叩关无杖策。

玉蕤乍吸骨如风,低视人閒万象同。

百灵庞蕴酣法战,至今电击声雄雄。

金针乍路该全隐,长者须防瞌睡翁。

松根一拂超千劫,所有微言背剩说。

海幢输却老婆禅,老猿啸起天边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