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太仆子伸入觐

流风出自赵平原,曾访丛台旧迹存。

海内交游同白首,天涯风雪一清樽。

几瞻帝阙驰燕路,千转云山到蓟门。

春动上林聊寓目,莫将边事醉中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此诗《送赵太仆子伸入觐》由明代诗人谢榛所作,以送别友人为主题,情感深沉而真挚。

首联“流风出自赵平原,曾访丛台旧迹存”,开篇即以赵平原的典故引入,暗含对友人过往经历的追忆与敬仰,同时点出友人曾探访过丛台这一历史遗迹,既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预示了友人不凡的风骨。

颔联“海内交游同白首,天涯风雪一清樽”,描绘了友人在漫长人生旅途中,与众多志同道合之士共度白头岁月的情景。在遥远的天涯,即便面对风雪交加的恶劣环境,也能举杯畅饮,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颈联“几瞻帝阙驰燕路,千转云山到蓟门”,通过友人前往京城(帝阙)的旅程,展现了其追求理想、不畏艰难的精神。燕路与蓟门,不仅指地理位置,更象征着友人内心深处的追求与向往。

尾联“春动上林聊寓目,莫将边事醉中论”,在春天万物复苏之际,友人或许会暂时停下脚步,欣赏京城的美景。然而,在欢聚之时,切勿沉溺于边疆事务的讨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享受当下、保持心境平和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过往经历、旅途见闻以及未来期许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哲思,既有对友情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1219)

谢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字:茂秦
  • 号:四溟山人
  • 籍贯:脱屣山
  • 生卒年:1495~1575

相关古诗词

申参戎汝承归自岢岚喜而赋赠

岢岚昨喜捷书闻,一剑能驱铁骑群。

出塞成功先气色,当朝选将更风云。

沙中走马劳残腊,天外飞旌荡夕曛。

共羡虬髯心且赤,封侯不数汉将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题吴郎中温叔山房

早辞京国风尘倦,为爱山房泉壑重。

移榻夜深垂万象,登台秋迥出千峰。

独蹲斑虎云边石,半隐苍龙雪后松。

灯下思君见奇绝,忽惊春梦戍楼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谢侍郎与德郊亭饯别

昔会燕台今白头,东归分袂倍离愁。

年华易改谁长健,世路无穷客倦游。

春雪模糊荒岭树,夕阳惨淡古边楼。

此情欲寄滹沱水,千折波声尚北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太仆卿李钝甫之滁州

旌旄拂曙摇行色,太仆乘春别故居。

谏草不存名自著,笔花常结梦何如。

西山雪月催成赋,南国风云待下车。

芳杜青时定相忆,赤湖桥上寄双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