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禅榻仍兼卧,蒲团稳著绵。
自疑方外客,犹费县官钱。
意懒如闻道,身閒似得仙。
何当集兰若,已办泛湖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嵲的作品,名为《次韵朱希真二首(其二)》。从内容上看,诗人描述了自己禅修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
“禅榻仍兼卧,蒲团稳著绵。”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日常在禅榻上坐禅打坐,并且使用蒲团作为辅助,以保持姿势的稳定。蒲团是佛教僧侣用来打坐时防止疲劳和疼痛的一种工具,通常由草或布制成。
“自疑方外客,犹费县官钱。”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感到困惑,即使身处禅修之地,也还要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开支,如同普通的旅途者一样需要花销。这反映出即便是追求精神超脱的人也无法完全摆脱物质世界。
“意懒如闻道,身閒似得仙。” 这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在禅修中内心的宁静和豁达,以及身体上的一种超然脱俗之感。"意懒"指的是心境上的悠闲和自在,而"身閒似得仙"则是说身体好像获得了某种超凡脱俗的轻盈。
“何当集兰若,已办泛湖船。”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一种愿望,希望能像集结兰花一般,将禅修之地打理得如同仙境,并且已经准备好了一切,以便未来可以随意漂泊在湖上,就像是泛舟于湖面上的自由。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和精神追求的描写,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内心世界和物质世界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不详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东观曾同入,南宫复雁行。
尝寮虽具尔,投分独难忘。
荣悴无多异,漂零共一乡。
遥欣访萧寺,颠倒曳衣裳。
渊明门谩设,仲蔚径才通。
用世惭无术,哦诗喜有功。
旧庐群盗里,北阙战尘中。
塞路多豺虎,吾生信自穷。
□樊多胜日,杖屦偶相同。
西岭轻阴结,东山落照红。
葵倾终向日,蒲弱易含风。
甘作囚山柳,休为投阁雄。
西北疆途蹙,东南信未通。
小夫方自智,大将莫论功。
敌马来关外,油幢入阆中。
孤臣难自力,报国意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