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洞仙歌》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吴昌绶所作,借以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与离别后的思念。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出一种深情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一番赠别,又一回相见”,开篇即道出了离别与重逢的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以及再次相聚的喜悦。接着,“怨曲零星托筝雁”一句,通过筝雁这一意象,将离别的哀怨之情寄托于音乐之中,形象地描绘出内心的复杂情感。
“便驼装南去,箾侣迎归”,描述了友人远行与归来的情景,其中“驼装”暗示了友人旅途的艰辛,而“箾侣迎归”则展现了友人归来时的温馨与欢迎,形成鲜明对比。
“春山好、稳宿玳梁双燕”一句,以春日山间双燕稳居玳梁的美好景象,象征着友情的和谐与稳定,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平安归来的美好祝愿。
“司香留旧约,班管才工,深浅吟情续骚辨”几句,通过司香、班管等意象,描绘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在文学创作中的默契与交流,体现了友情与艺术的交融。
“供佛折梅花,夜课灯窗,应惯听、虬壶漏点”描绘了友人在夜晚读书、供佛、折梅的场景,表现了他们共同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感知。
“只我亦、无憀语空中,有丽想、幽情画裙金线”结尾处,词人表达了自己在友人离去后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同时流露出对美好回忆的怀念,以及对友人形象的赞美,通过“丽想”、“幽情”等词语,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洞仙歌》通过对离别与重逢、友情与艺术、生活情趣与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以及在离别之后对友人的深深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