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篇因以答贶

吟君遗我百篇诗,使我独坐形神驰。

玉琴清夜人不语,琪树春朝风正吹。

郢人斤斲无痕迹,仙人衣裳弃刀尺。

世人方内欲相寻,行尽四维无处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名为《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篇因以答贶》。从艺术风格上看,此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淡远,是作者对友情的深切表达和个人的凄清感慨。

诗中“吟君遗我百篇诗,使我独坐形神驰”两句,表现了诗人在阅读朋友留下的百余首诗作时,那种心旷神怡的情感体验。这里的“形神驰”意味着作者被这些诗歌所打动,精神得到了飞扬。

接下来的“玉琴清夜人不语,琪树春朝风正吹”两句,则描绘出一个静谧而美好的自然景象,通过玉琴和琪树的意象,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合一的心境。这里的“玉琴清夜人不语”,表明在宁静的夜晚,诗人的心灵被美妙的音乐所净化,而“琪树春朝风正吹”则是对春天早晨清新气息的一种描写。

“郢人斤斲无痕迹,仙人衣裳弃刀尺”两句,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的艺术追求。这里的“郢人”指的是古代能工巧匠,而“仙人”则象征着超凡脱俗的理想状态。这两句强调了艺术创作的无痕迹和自由自在,表现出作者对于纯粹、自然艺术态度的向往。

最后,“世人方内欲相寻,行尽四维无处觅”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和渴望超脱的愿望。这里的“方内”指的是广阔的空间,而“四维”则是宇宙的四方,这些词汇加深了诗歌的哲思性,显示出作者想要寻找精神家园却又无处可觅的无奈和悲凉。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艺术境界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哲学思考,是一首集情感与理性于一身的杰出之作。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鶗鴂吟

朝阳有鸣凤,不闻千万祀。

鶗鴂摧众芳,晨间先入耳。

秋风白露晞,从是尔啼时。

如何上春日,唧唧满庭飞。

形式: 古风

泽宫诗(其一)

秩秩泽宫,有的维鹄。祁祁庶士,于以干禄。

形式: 四言诗

泽宫诗(其二)

彼鹄斯微,若止若翔。千里之差,起于毫芒。

形式: 四言诗 押[阳]韵

泽宫诗(其三)

我矢既直,我弓既良。依于高墉,因我不臧。

形式: 四言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