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城春气晓冥冥,腊鼓声中酒未醒。
扶醉寻碑唐代寺,碧桃花蚀石幢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拂晓时分,诗人身处江城,被腊月的鼓声和未消的酒意所唤醒。他带着醉意寻找唐代寺庙,沿途欣赏着碧桃花映照下的石幢经文,显得古朴而宁静。诗人丘逢甲在小除日与友人晓沧一同游历开元寺,之后漫步至叩齿庵,经过城边的园林和南门,登楼远眺,为这春日景象留下了动人的描绘。整体上,诗中融合了景物描写和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清末文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感慨。
不详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叩齿庵空客话禅,东风酿暖祭诗天。
竟输岛佛才名瘦,懒把黄金铸大颠。
满城忙趣迫年终,翻笑禅门兴俗同。
小结閒缘谈半日,种花园叟钓鱼翁。
眼看烂漫好年光,城上高楼野趣长。
斜日细吟南涧句,蓣藷花紫菜花黄。
一年三百六十日,祗馀此日谁能閒!
城人十万閒者两,短衣杖策登金山。
寒光万里动西极,青山也作岁除色。
中原一发苍茫间,独有雄心除不得。